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医保支付能否向医疗新技术倾斜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2年第36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9月12日
哪些病例应当使用新技术来治疗,有着复杂的判定标准,更关乎患者、医院、产业和监管者等多方的复杂博弈
2022年6月2日,河南郑州,医生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后,原本按项目付费下“多开药多赚钱”的激励机制被推倒,而来自医院内部的成本控制风暴在全国已开展DRG、DIP改革地区展开。
 

  文|财新周刊 刘登辉

  自医院在南方某省开设分院后,北京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江涛(化名)常常需要往返两地工作,近年来两地陆续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过去很乐于尝试新技术的江涛明显感受到了差距。

  DRG指代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指的是医保管理方根据疾病类别和病人情况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不同诊断相关组,不同组别对应着不同的支付标准。这也是国际上广受认可的支付方式,因其标准明确更有利于医保控费。江涛向财新记者举例,以房颤治疗为例,北京的DRG支付标准约为11万元,基本上目前最新的设备耗材都能覆盖,但南方省份该支付标准仅有8万多元。如果按照北京的治疗耗材使用,连耗材费都不够,很多新设备无法使用。且为满足医院管理政策,8万多元的额度也不能用完,因而治疗使用耗材捉襟见肘,团队每天花很多精力计算病人会不会超标。尽管医保为某些费用极高病例留了按项目支付空间,但上限是手术台数的3%。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