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设在二楼走廊尽头。除了偶尔进出的患者家属,外人对这里了解不多。办公室门前竖立的招牌已显陈旧,但牌子上“宁养院”三字依旧醒目。21年间,这里为近万名患者提供免费的镇痛治疗、心理辅导,为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和哀伤辅导。对这些疲惫而绝望的癌症家庭来说,宁养服务虽然不能创造奇迹,却给予了他们最后一丝慰藉。
宁养院的3名医护人员在去患者家探访的路上。
出发探访前,彭护士会先核对探访名单。
护士检查病人服用的曲马多,因为属于管制类药物,她特别谨慎,每盒都仔细核对,询问使用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是冲着免费的止痛药物来的。他们是长期抗癌的患者和家属,每个月花在止痛药上的钱,少则几百,多则五六千。这些求助者对临终关怀了解不多,“死亡”更是他们的禁忌话题。药物便成了宁养院连接他们的惟一纽带。从周一到周五,两组医护人员和社工轮流出诊,乘坐宁养院的银色商务车跑遍韶关市区及周边乡镇探访患者。除了病情发展、用药情况,他们还会关注患者的家庭关系、居住环境,并在过程中识别需要心理等其他方面援助的人群。
独自待在家中的郭万林(化名)。生病后,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便渐渐疏离。没人在身边照顾,他凡事都要自己操持。
一名患有慢阻肺和肺癌的患者,由于不能离开呼吸机,他一直无法和家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在纸上写下了4件让自己倍感痛苦的事情:呼吸困难、讲话困难、食饭困难、肋骨疼痛。
郑贵德(化名)今年62岁,患前列腺癌9年,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受化疗影响,郑贵德暴瘦20斤,但肿瘤指标却居高不下,他放弃了放化疗的积极态度,到宁养院寻求帮助。(注:以上绕排文字均节选自3位癌症患者的书写,记录疾病带给他们的磨难,以及对死亡的思考。)
社工钱艳在宁养院工作了3年,在她跟进的患者里,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自己遭遇的现实或心理困境需要被关注,且有办法应对。而协助求助者减轻内心的痛苦,恰是宁养服务里重要的一环。
一名胰腺癌患者被疼痛折磨得厉害,却因为呕吐、呼吸不畅等副作用不愿意服用吗啡,她不断向钱艳哭诉上天的不公平,又对生病早期没有重视后悔不已。
医护人员到一位 89 岁的胃癌患者家里探访,老人讲话不清晰,医生和家属跟她仔细确认疼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