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间,“沪漂”理发师Martin积累了近3000名外籍顾客,从原本单词不识几个的辍学少年变成不少外国朋友信赖的“上海家人”,甚至有人试图捐款拯救他在疫情中被迫关闭的理发店

6月12日,上海正式进入今年的梅雨季,清早就下起了雨,天色暗沉。早上8点半,黄浦区环贸商圈附近的茂名南路131弄里,一家理发店门前的灯亮了,圆形的灯箱下方画了一个弧形,上方为上海的英文缩写“SH”,灯箱仿佛一张笑脸,在小雨中泛着微微的暖光。

上海“复常”以来,短短两个星期间,这家小店已经接待了约170位顾客,七成为外籍。这在酒吧、咖啡店云集的环贸商圈不算罕见,疫情发生前,这里便是许多在沪外国人聚会交友的重要场所。9点,多日未见的老顾客们穿弄堂而来,还未落座便开始侃侃而谈,互相诉说近况。各色口音的英语挤满了小店,夹杂着吹风机、剪刀、水龙头的声响,在音乐的配合下,沉寂许久的弄堂也变得热闹起来。

快到下班的点了,顾客还没染完头,Martin和她闲聊打发时间,染头一般要三四个小时,他们偶尔会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Jason正在给顾客染头发,他入行13年了,但跟着Martin到新店后,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

理发店上下两层,加起来不过60平方米,闭店两个月后,店里迎来大波客流,为防止大家等待、停留时间过长,店里采取预约制。4个理发师关照6把理发椅和1个洗发池,客单均价逾千元,每天几乎从早忙到晚。新入伙的河南周口小伙Martin穿梭其中,熟稔地帮顾客烫染、修剪头发。

Martin 正在给客人烫发,这是个技术活,些许变动就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遇到一位身材高挑的外国顾客,Martin干脆站在椅子上给她修剪发梢。
Martin帮染完头的顾客修剪发梢,这是今年店里染得最多的发色。
染了满意发色的老顾客和Martin拥抱道别,她觉得Martin像个魔法师。
一忙起来就容易忘了饭点,Martin抽空扒了两口盒饭,他的胃常常不舒服。

Martin中文名为李孟华,13岁辍学,16岁到上海,从洗头工做到理发师,今年是他沪漂的第八个年头。为了跟上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节奏,Martin来沪后便坚持自学英语,还专门去外国顾客多的店打工练口语。从单词都不认识几个的农村小伙,到可以自如地和各国顾客谈笑风生,Martin逐渐积累了自己的客源,手机里存了3000多名顾客的联系方式,九成以上是外国人。2019年12月,他向母亲借了10万元,和前同事Jin合伙,在一个小区里开了家40平方米的店,名字就叫“Martin&Jin”,立下“不办卡、不打折、谁来都得先预约”的规矩。凭借交流愉快、性价比高等优势,“Martin&Jin”吸引了众多国外顾客,成了他们的一个固定社交场所。Martin和他们的关系逐渐从生意向朋友转变。

Martin受邀参加了一位外国朋友的生日会,席间,他跟老顾客和朋友们聊上了天。
一场聚会结束后,Martin和一个外国人互相加了微信。 通过熟人引荐,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外国顾客和朋友。

疫情来袭后,店铺歇业,每月过万元的租金和人力成本高悬于顶,5月23日,Martin无奈和房东解除了合约。店没了,顾客们还在等着他。5月26日,Martin能出小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为老顾客们剪发。马路边、小区门口,有的顾客甚至将头发从围栏里伸出来让Martin帮忙修剪。听到关店消息后,Martin的外国朋友陆续给他送来捐款,前后加起来超5万元,但终归杯水车薪。6月1日这天,正式接受关店结果的Martin,带着合伙人Jin和员工Jason把工具搬到了如今落脚的店。这家店开的时间也不长,拢共两年光景,老板是在行业里干了20多年的上海人徐春,Martin跟他说好了,要从自己带来的客源消费里抽成20%。

Martin惆怅地坐在已被搬空的“Martin&Jin”里,这间40平方米的小店曾被他和Jin视作自己在上海的家。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外顾客,Martin整理了工作中常用的英文句子,让Jason背诵,他会定期检查。
Martin满满的排期表,顾客预约已经排到了两个星期之后。
得知“Martin&Jin”关门后,外国顾客和朋友们给Martin送来了2.5万元的捐款,他和Jin一人1.25万元。
6月12日,Annabelle给Martin带来了自己组织募集的1万元捐款,傍晚,他们一起在店门口喝酒谈心。

几乎每天下午,住在附近的英国女孩Amber都会来店里和Martin打招呼、聊天。受疫情影响,Amber失业在家,通过理发结识的Martin是她为数不多的中国朋友。5月30日凌晨,Amber遭遇车祸意外,她最先想到的也是向Martin求救,对她来说,Martin更像是她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家人。

6月13日,下班后,Martin拎着从便利店买的酒,经过穿着防护服的路人,准备去Amber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