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tanews.caixin.com/mobile/article/article_xy/20220801_liangmahe/a.jpg)
在北京疫情最严重的5月,很多地方一下冷清了,亮马河却陡然热闹起来。时值初夏,人们打包好食物饮品来到亮马河畔,或喝酒野餐、或演唱伴奏、或划船戏水,甚至还有人捏脚理发。没有围墙门禁,不受时间限制,亮马河迅速成为时髦的户外休闲处。
这条河古称“晾马河”,顾名思义是古时马车队进城前洗涮并晾干马匹的地方。即使是十多年前,亮马河仍被附近居民称为臭水沟。转变发生在2016年,在打通城市“慢行系统”的整体规划下,政府对河道及沿岸景观进行了整体改造。2019年竣工后,这里才逐渐褪去了原本的老旧而成为 “国际风情水岸”,甚至有“北京小塞纳”之称。而在新冠疫情开始后,亮马河作为城内稀缺的户外休闲空间,才真正火起来。
白天
白天,喷泉将河水中带着一丝咸腥的潮气卷上步道,带来了北京难得的清凉和湿润。从东直门MOMA商业中心旁的一处人造瀑布开始,经亮马桥、麦子店、蓝色港湾、朝阳公园、酒仙桥,最后到达五环外的东坝,人们可以沿着水岸一路东行,不用和平行或垂直的繁忙道路有任何交集。
![](http://datanews.caixin.com/mobile/article/article_xy/20220801_liangmahe/5.jpg)
朝阳公园,一位居民在挖野菜,喂养她孙子养的蚕。
![](http://datanews.caixin.com/mobile/article/article_xy/20220801_liangmahe/1.jpg)
亮马河香河园附近水域,环卫人员定时清理河底的水草。
此时的亮马河,人群是杂糅着的。年纪稍大的渔友带着自制的鱼饵罐头坐在河边,边抽烟边凝望着浮漂;年轻的渔友则拿着专业钓具,头戴运动遮阳帽和墨镜,踱步寻找合适的下竿地点;稍偏远的地方,捞鱼者直接拿着抄网裸足下水,或把数个放着玉米棒的捕鱼网丢入河中,躲在阴凉处等待收获。
除了钓鱼,看书、办公、发呆均是习见的风景。支开露营椅和折叠桌,沏一壶茶或咖啡,“打工人”们驻扎在河边的泥土地上,有的是为了逃离合租房四壁的逼仄,有的则是为了缓解高强度工作的乏味。
![](http://datanews.caixin.com/mobile/article/article_xy/20220801_liangmahe/13.jpg)
朝阳公园,大人带着孩子在河边给野鸭喂食。远处是水上景观“小黄鸭”。
![](http://datanews.caixin.com/mobile/article/article_xy/20220801_liangmahe/2.jpg)
亮马桥西侧码头,一对情侣下班后带着狗来到河边野餐。
![](http://datanews.caixin.com/mobile/article/article_xy/20220801_liangmahe/12.jpg)
朝阳公园,一位父亲带着孩子一边泡茶,一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