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蒸汽旅舍关门的那一天,创始人毛毛缺席了,他不喜欢那种刻意的离愁别绪,因此选择以极克制的语气在公众号上与老顾客们道别。但当他再回到旅舍时,仍止不住感慨。建筑物已被弃置快两个月,人群散去后,植物最先占领了这里,走廊过道上堆满了落叶,爬藤占据了大片外墙,一棵与楼房齐高的大树,枝叶覆盖了部分楼顶,两张旧沙发摆烂似的横在中间,几乎被树叶掩埋。无数个不眠夜,这里曾是毛毛和朋友们欢聚的地方。

毛毛本名龚鹤龄,曾在 “声音玩具” 乐队中担任吉他手,后来成为一名DJ,2013年创办了蒸汽旅舍。这家匿藏于成都武侯祠附近老社区中的青年旅馆,由两栋三层的居民楼改建而成。与大部分青年旅馆相似,蒸汽旅舍洋溢着一种随意、包容的氛围:数个房间被分出多个床位,价格极其低廉;一楼共享空间,全年无休地向客人提供酒精、音乐、疯狂的派对,与天南地北的人交流的机会。蒸汽旅舍又与其他青旅不尽相同,拥有独特的、实验性的音乐场景。在成都独立音乐飞速发展的那几年,旅舍大堂的舞台上,酒后的即兴演出从不间断。因此,蒸汽旅舍也成了众多专业或非专业乐手、DJ和小众音乐爱好者的目的地。

“初衷只是为了多挣点钱,补贴一下乐队不高的收入。”毛毛回忆道。然而事与愿违,经营旅舍有时给毛毛带来了更重的经济负担,最难熬的时候,他不得不在旁边多开了家小店,卖跷脚牛肉。
但毛毛极力为所有客人营造的自由氛围,渐渐改变了这家普通的青旅。一位常客——新西兰籍音乐人Kaishandao曾在博客里详细记录了旅舍鼎盛时期的模样:散布在每个角落有趣又恶心的细节,墙上不断叠加变化的涂鸦和海报,旅舍犹如一个生长中的有机体;舞台前形形色色的人,不论是摇滚明星还是破产学生,喝醉后一起并肩而睡;舞台上,不设任何限制的即兴演出,风格各异的演出者来回穿梭,人们在不同的音乐类型中彻夜舞动……“由酒吧常客们的贝司、吉他、鼓激情碰撞出的深夜即兴演奏环节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片段。” Kaishandao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