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一代“新工人”记忆的试验田,它走过的历史和面对的未来

告别会没有舞台,就在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门前的院子里举办。

馆前地面瓷砖斑驳,放着一套音响设备、两支话筒,诗歌和音乐飘荡在晴朗的天空下,不时有附近首都机场进出港的飞机“轰隆隆”从低空掠过。

5月20日,100多名打工者和他们的朋友们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城市边缘地带的皮村,同这座存在了15年的博物馆正式道别。这家民间公益博物馆由打工者亲手创建,2008年5月1日劳动节这一天正式开馆。彼时正逢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的夏天被奥运点燃,进出博物馆的人们充满热情。

皮村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只有十几公里。告别会期间,进出港的飞机“轰隆隆”从低空掠过。

“改革开放30年,正好是工人群体开始流动的30年。”身穿蓝色POLO衫、黑色运动裤的王德志提到:“一直做工人文艺工作的我们想到应该以一种形式记录下自己的30年,便想到了建立博物馆。”王德志是告别会的主持人,也是博物馆的创办人和主要负责人之一。

从取名可以看出,在创办者们最初的设想中,它具备两重功能:一方面是博物馆本身的功能,即用实物构筑一个不同于主流叙事的发声空间,记录打工人群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发挥“文化艺术”的作用,扎根皮村,构筑一个服务社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凝聚社区内喜欢文化艺术的工友。

开馆至今,博物馆几经浮沉。鼎盛时期,新工人文化艺术节、打工春晚等品牌活动在这里诞生,展品受到各界关注,国内各大媒体报道。时过境迁,如今,疏于更新维护的展厅、粉化脱皮的墙壁、坑洼的地面以及空气中带有潮气的灰尘味道,无不显示着它的失落。“拆迁”只是最后一步。

告别会后一天,推土机已经在博物馆斜对面开始工作。随着皮村及其所在的金盏乡调整发展规划,疫情管控放开后拆违等工作再度提上日程。这片承载一代“打工人”记忆的试验田将淡出人群视野,等候新生。

乘坐北京地铁6号线到草房站,转306路公交到皮村西街,下车映入眼帘的是颇为气派的皮村大门,跨进门后则是另一番景象——低矮的饭店、摊位,随意悬挂在外墙的LED招牌、低垂的电线。步行15分钟穿过街区,一个院子出现了,院门墙壁左边写着“天下打工是一家”,右边标记了三个红色的“拆迁”字样。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便坐落于此。

皮村位于北京东郊,与大多数城乡接合部相同,这里密布各类低矮的饭店、摊位,外墙的LED招牌随意悬挂,低垂的电线在路面上方相互交错。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大院的外墙上写着“天下打工是一家”七个字,新工人剧场、工友影院亦坐落于此院。这家民间公益博物馆由打工者创建,于2008年五一劳动节开馆。鼎盛时期,新工人文化艺术节、打工春晚等品牌活动在这里诞生,展品受到各界关注。

告别会的前一天,天下起了小雨,约300平方米的展厅空荡荡的。义卖厅里,画册、纪念T恤、唱片散落在地,积了灰。偶尔有参观者提问,独自看守展厅的王德志都会耐心解答。

在5月17日“皮村工友”公号发布《别了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推文后,这两天来访者有所增加。19日下午,王德志提到,举办告别会的本意只是想约工友们和好朋友过来聊聊天,现在议程安排还没确定,打算“今天晚上八九点碰一下”。

王德志是内蒙古兴安盟人,1977年生,成长在大兴安岭附近半农半牧半林区域。因家庭经济困难,他初中辍学,在家务农三年。18岁临近之时,王德志开始着急:“再不想办法,这辈子就在农村了。”

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同他们一样,1995年冬天,看准相声表演的机会,王德志偷拿了家里700元,留下一封信,乘火车跑到北京。王德志初到北京直奔中央电视台传达室,在表明想上春晚的意图后,对方答复他“半年前节目就已确定”。

圆梦不易,他便留在北京打工,最开始甚至不知道“打工”一词为何意,后来做过餐厅杂工、送水工、广告公司业务员。

王德志,内蒙古兴安盟人,1977年生,1995年冬天留在北京打工,与孙恒、许多等人先成立打工青年演出队,后共同创办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王德志的家在博物馆正对面的院落里,房间30多平方米。在博物馆拆迁后,他打算仍留在皮村,另租一处房屋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