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岁的龚梓涵有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老领导”气质,他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思锐工作室”的CEO,拥有6年码龄、5年管理经验,麾下有20多名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程序员。
这家“公司”入职标准颇严:不仅要审核、面试,还须手签保密协议。但不发薪水,更没有盈利,连服务器也是前成员自费捐的。去年初,团队还“优化”了一批冗余人员,不过产出却颇为可观,有能在不同角色之间丝滑切换的赛博AI助手、搅动校园舆论的“班级热搜排行榜”.……
这个暑假,杭州湖畔创研中心,800多名像龚梓涵一样的少年极客从全国各地涌来,组成了这场“中国史上最大规模黑客松”。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可乐和比萨混合的气味,键盘敲击声和少年的尖叫不绝于耳。这正是“黑客松”(Hackathon)不同于其他编程竞赛的气质:将“黑客”(Hacker)与“马拉松”(Marathon)相组合,他们像跑马拉松一样不睡觉、不间断、高强度地合作,用5天时间创造了200多款技术产品。

黑客松现场,一名选手躺在充气床上休息。选手们自由组成小队,围坐一桌共同创造,吃喝拉撒睡都在场馆内解决。

会场入口的海报墙上贴满了选手们的自我介绍和联系方式,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交朋友和找队友。
“每个学校总有那么几个技术怪咖,这些怪咖没有被发现,大多被各种各样的作业给埋没了。”18岁的高中生朱浩宇说。他和好友徐晨决定把怪咖们从试卷和补习班里拉出来。这场聚会被命名为AdventureX——中国首个由高中生运营的非营利黑客松。响应召唤的怪咖中有不少“05后”,他们是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长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代,也是曾被一块网课屏幕所困的一代。

开幕式即将开始,选手龚楚源和同学一起在路边捡到一辆购物车。同学顺势把龚楚源邀请进车内,推进会场。

两名选手身穿cosplay服装,把自己装扮成黄瓜,以此大家吸引注意力。
相关阅读
- 201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