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025年间,延安新窑子村的发展变迁、村民的家长里短都在摄影家黑明的照片中留下珍贵记录

1996年5月1日清晨,我乘坐的“运-7”小型飞机降落在延安机场。《延安日报》摄影记者王学锋和延安四山管理委员会的李广林一行人来接我。我们一路沿宋代得名的“杜甫川”向西南行驶,来到16公里外的万花山(又名“牡丹山”)。晌午时分,顶着烈日、伴着蝉鸣,我背着摄影器材和生活用品,走进了“杜甫祠”与“木兰祠”之间的新窑子村。

当时,据村支部书记白整风介绍:新窑子位于延安市西南8公里处的杜甫川北端,海拔1200米,属宝塔区万花山乡管辖。不算黑户,全村一共58户、236口人,有大牲畜23头、简易公路2.5公里、耕地500亩。村里至今没通广播、电话、邮路,没订报纸,没人外出打工,几乎都在村里种地糊口。自1982年放最后一场电影后,多年没有文化娱乐活动。今年人均毛收入不足300元,最低的不到100元,村委会累计欠债12.6万元。

这一次进村,村里人对我很警惕。村支部还派了两个民兵暗中盯梢,拍摄也屡遭拒绝。

相关阅读

显影|影像纪事与微观历史——张新民的30年摄影叙事

2024年07月19日

显影|上海街头影像“考古”

2024年07月05日

专栏|产业变迁中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

2023年10月07日

一个少年眼中的40年乡村变迁|带着问题去读书

2025年08月16日

香港科技大学研发新型CT影像技术 可减少99%辐射量

2025年07月18日

法眼|治安违法记录有望全面封存,影响几何?

2025年06月25日

治安管理修法将三读 违法记录封存或有新举措

2025年06月23日

环境部: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破近十年记录,6月后风险显著降低

2025年05月27日

气呼呼的小词典,记录一个意大利人在中国的40年|带着问题去读书

2025年05月05日

朱学东:从奢侈到家常,一碗鸡蛋羹里的时代变迁|饮食

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