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患者因先天身体缺陷,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社交恐惧和自我怀疑,就业试错成本高,社会成见尚待破除

龙银徽的“躺平”生活,是互联网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范本:整天上网聊天打游戏,饭菜有人送到嘴边,家务无需自己动手。父母非但不唠叨,还支持他一直这样下去。

可龙银徽偏偏不想再这样了,生于1998年的他渴望一份工作,渴望成为奔波的“牛马”,这个想法吓到了家里人,母亲哭得稀里哗啦。

龙银徽是一名“瓷娃娃”,医学上称为成骨不全症患者。由于先天骨骼发育不良,他自出生起就频繁骨折,难以像常人一样站立行走。家人把他“捧在手心里”,外公亲自动手,给他做防冲击的小盔甲、锻炼专用的小木床;哪怕只是从卧室到客厅,只要喊一声,就会有人抱他过去。靠着每日接送,他勉强“混”完初中后,便彻底留在了家里。直到24岁,他决定独自闯向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

2025年8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龙银徽走在去上班的路上。

走出家门去上班,这件理所当然的小事,在“瓷娃娃”的世界里,却足以让同伴投来羡慕的目光。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2025年发起的问卷调研显示,仅34.53%的患者拥有全职工作。他们往往因频繁住院而中断学业,或因校园的物理障碍而难以入学,大多数“瓷娃娃”学历有限。在龙银徽的同龄病友中,初中毕业的他已经算“高学历”。再加上身体限制无法从事体力劳动,长期封闭导致的社交恐惧和自我怀疑,找工作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会等重重障碍。

鱼缸里的生活

“我以前(仿佛)一直生活在鱼缸里。”坐在北京的出租屋内,訾嘉懿这样形容离开家乡前的日子。他倚在轮椅上,身材比同龄人小很多,但双臂粗壮。每往前一步,他都需要俯身提臂,用腹部发力,转动那架宽大的轮椅。

相关阅读

“瓷娃娃”群体接受教育之路渐宽 就业困境仍待破局

2025年08月09日

“瓷娃娃”发起人:冰桶挑战善款如何使用

2014年08月24日

“瓷娃娃”可治愈报道被指不实

2014年07月31日

中国瓷娃娃约十万人 NGO吁提高社保

2013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