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食品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

2014年12月15日第48期
面对随着工业化进程进入公众视野的食品安全问题,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和现代公共管理的方法尤为重要

  文|范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

  从原始文明到游牧文明,再到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人们都在探索如何有效地保存食物。农耕文明时期,世界上各民族都从本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出发,想方设法储藏食物。但各种保存方式往往不够健康,譬如腌制、熏制、发酵,都会积累致癌物。很多农村常见病的发生,都与饮食不健康、不卫生直接相关。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大量食品依靠工厂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口味也更符合消费者需要。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使食品安全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在一家屠宰厂潜伏了七个星期,写出了食品安全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屠场》。书中写道,“食品加工车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腐烂了的猪肉、发霉变质的香肠,经过硼砂和甘油处理后,加上少量的鲜肉,和着毒死的老鼠,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传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边吃早点边看《屠场》,突然大叫一声:“我中毒了!”紧接着把吃了一半的香肠统统扔出了窗外。


版面编辑:黄玉婷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