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

从黄石起步的国家公园

2015年10月30日 11:59
T中
全球已有近100个国家设立了6000多座国家公园。欧洲将国家公园称为“新世界”赠送给“旧世界”的一份礼物
news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全球第一个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 89.83 万公顷,主体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
《财新周刊》 财新记者 张嫣

  1872年3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在《设立黄石国家公园法案》(下称《法案》)上签了字,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诞生了。

  20余年后,欧洲各国开始依效美国设立国家公园,并将之称为“新世界”赠送给“旧世界”的礼物。迄今,全球已有近100个国家设立了6000多个国家公园

  在140多年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发展中,一个重要趋势便是保护对象的扩展——从一开始对具有视觉美学价值的景观保护,渐渐发展以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要内容。而在后者的保护中,国家公园的面积大小是决定保护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黄石开始

  1872年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经济建设的第七年,原先的殖民地农业经济体,正飞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国,人口、城市化率急速攀升,美国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第一次超过了英国。与此同时,手有余钱的人们开始搭上火车四处旅游,作为美国象征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是最典型的旅游景点——每处景点都必须交费才能游览,唯利是图的商贩和自诩为导游的人挤满了车站,游客被纠缠和欺诈是家常便饭。

  那一年,欧洲人还在公开戏谑美国,称美国仍是一个落后和野蛮的国家。因为没有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那样的文化遗迹,美国人自己也认为美国要低欧洲一等。

  但是,一些艺术家如乔治·卡特林、自然主义者如约翰·缪尔等美国人开始意识到,美国西部荒野中有着许多如同创世之初的自然风光,比欧洲任何地方都更像天堂,这些无比壮美、神圣的景观应当作为代表美国荣耀的东西而被保护下来。

  另一方面,颇有势力的各大铁路公司也发现西部荒野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价值,积极劝说国会立法保护荒野免遭采伐、采矿、修筑水坝等破坏。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洲脊梁”洛基山脉、占地220万英亩的“荒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超过1万多处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是黑熊、灰狼、野牛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此前,淘金热和西部开发的浪潮中曾让这些自然资源和当地印第安文化岌岌可危。

  《法案》写道:黄石公园要成为“有益于人民,为人民所享用的公共公园或游憩地”,同时需制定法规,“保存公园内所有的树木、矿石沉积物、自然景观和风景的自然状态,使它们免于破坏。”

  1916年,为能更高效管理当时的14个国家公园和21个国家纪念地,美国又成立专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这象征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

  国家公园的功能得到了明确规定:“在保护风景资源、自然和历史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并在保证子孙后代能够欣赏不受损害的上述资源的前提下,提供(当代人)欣赏上述资源的机会。”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已发展成包括国家公园、自然和历史胜地、历史遗址和其他建筑、纪念地和纪念馆等多个类型,各成员单位总占地面积33.74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约3.64%。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3亿人次,2010年财政预算约25亿美元。

  在地形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都与美国十分接近的加拿大也紧随美国,很早成立了国家公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成立国家公园的四个“新世界”国家之一。

  无独有偶,铁路公司在其中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1883年,加拿大成立班夫国家公园,从公园宗旨中就可看出其对黄石国家公园的敬意。但加拿大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比美国还要早五年,更早开始重视国内自然保护组织对国家公园的作用。今天,加拿大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保护土地面积最大。

  1879年成立的澳大利亚皇家国家公园,是继黄石公园之后世界上第二座国家公园。它的设立既吸纳了黄石国家公园的理念,同时又受到欧洲“城镇中的乡村”(rus in urbe)的影响。和远离大都市的美国、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最大的区别在于,皇家国家公园距离悉尼市仅23公里。当只有有钱的城市男性精英才能付得起路费和具备体力到远在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探险时,悉尼的中产阶层们都可以在周日带着全家老小到皇家国家公园野餐、划船、散步。

  新西兰第一家国家公园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建立于1894年,有最强的本土保护意识,也最早意识到不应该将原住民迁出国家公园边界内。汤加里罗公园条例甚至规定,白人不得定居于公园的圣山区域,这让它成为了当时最接近乔治·卡特林愿景的国家公园。

“新世界”给“旧世界”的礼物

  美国肯特大学历史系讲师Karen Jones认为,对荒野(wilderness)的崇拜是一种特殊的浪漫主义情怀,一种存在于“新世界”的居民和他们的土地之间的特别联系。当欧洲人以他们的古堡、教堂而自豪时,美国人也有同样的骄傲来夸耀他们参天的古树、险峻的高峰和崎岖的峡谷。

  不多久,欧洲的自然保护者们就对国家公园的理念十分追捧,他们将之视为“新世界”赠送给“旧世界”的一份礼物。但是,如何让国家公园在高度耕地化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落地,这在“旧世界”引起了一场争辩。

  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欧洲其实早有为增强国家认同感而资助、设立的“公园”,不过皆以文化设施为主,如建立博物馆、纪念碑,举办民族文化节和展览,推广民族文化、手工艺和传统等。

  1898年,德国政治家Wilhelm Wetekamp向普鲁士议会要求国家提供资金和手段来保护“自然历史遗迹”。在演讲中,Wetekamp引用了美国国家公园的例子。1906年,普鲁士政府设立了自然遗迹管理部门,此后,“自然遗迹”就成为了欧洲大陆自然保护运动中最时髦的术语。

  但是,普鲁士政府反对建国家公园,在他们看来,与其漫无目的地保护公园中的一大片土地,不如就其中一些有特色的自然遗迹作针对性保护,这些自然遗迹可以是有特色的树木、小片树林、湿地或沼泽。而这其实也是受中欧地区高度开发的状况所限。

黄石公园

  尽管如此,北欧国家瑞典和中欧国家瑞士还是成了欧洲最早采用了国家公园理念的国家。1909年,瑞典国会通过两份法案,一份有关自然遗迹,另一份关于国家公园。同年,瑞典便用3500平方公里公共土地成立了9个国家公园。瑞典的国家公园建设极大借鉴了美国国家公园模式,在Norrland岛上的四个公园由于太像美国的国家公园,Norrland后来甚至被视为“瑞典的美国”。

  瑞士则是受自然保护运动影响最深的国家,建立于1914年的瑞士国家公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从一开始,这个位于格劳宾登州的国家公园就被赋予很高的科研级别,国家公园的组建者都是科研人员,这里被称为一片“任自然界自由发展的永久用地”,每一片落叶都仍由之在地上自然腐烂消解。来瑞士国家公园观光的人,只能在画着记号的道路上行走,不能带走和乱扔任何东西,不能带狗,不能点火,不能游泳和野营,不能做任何改变自然的事。

  瑞士国家公园属于IUCN保护地分类中的Ia类严格自然保护区,保护度最高。但它只能成为全世界国家公园运动中的极端个例。

  在英国、荷兰、卢森堡等国,土地有限,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原始自然景观少。这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通常由风景优美的自然地区及农业、牧业用地组成,以提供国民户外休憩活动为主,而不在于自然保护,面积上一般也比较小。因而,这些国家公园对应的是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第V类,即针对自然和人类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共同形成的陆地或海洋景观的保护区。

国家公园跨过国界

  丹麦于1974年建立的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Northeast Greenland National Park)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9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7个黄石国家公园的面积。这里繁衍了世界上40%的麝牛,其他生物还包括北极熊、海象、北极狐、雪枭等。

  然而,更多情况下,国家公园和其他的保护地一样,就像散布于土地、自然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大环境中的一座座孤岛。有研究指出,国界等因素限制了国家公园的空间分布,导致其碎片化并缺乏联系。

  但是,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活动范围并不能限制在人类设置的边界中,因而国家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也未能起到最理想的作用。

  有环保人士因此呼吁,虽然国家公园依托于国家概念而诞生,而明确的分区和界限又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标志,但保护无国界,一些涉及动物跨境迁徙的国家公园应该抛下所谓的“国家”属性,成为达成国与国之间互相合作的跨境公园,由相邻的国家将互相接壤的国家公园连成一片,来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完整更大范围的保护。

  不少国际组织和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建立了跨境的野生动物走廊。而非洲的一些国家在跨境公园的实践上更是走在了前头。

  为更好保护大羚羊等迁徙动物,2000年,南非和博茨瓦纳合作建立了卡格拉格帝跨境公园,将原有博茨瓦纳的大羚羊国家公园和南非喀拉哈里大羚羊国家公园彻底连通,不设物理屏障。3.6万平方公里的公园,四分之三位于博茨瓦纳,四分之一位于南非。

  位于非洲西部的W国家公园则分布在尼日尔、贝宁和布基纳法索三个国家界内,1.2万平方公里范围也保护了数目巨大的哺乳类动物。■

  相关报道:如何管理中国最美丽的18%?

推荐
首页经济金融公司政经世界观点文化博客图片《财新周刊》《中国改革》视频English
gotop3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