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金融与实体经济去杠杆

2017年04月17日第15期
增强股权市场融资是中国“去杠杆”的长久之计

  文|陈昌华
  瑞信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

  在过去的六七年中,高杠杆一直是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可在2016年下半年, 金融市场的高杠杆引发了市场的集中关注,央行也在公开发声中不断提及,当前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引导有序去杠杆化。

  过去几年,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新型信贷形式的资产急剧上升,影子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影子银行除了放企业贷款,也投资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但由于经济下行,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变低,所以从2015年起,影子银行的资产配置逐渐从直接投向实体,转为购买固定收益证券。但资产配置的变化并非金融市场杠杆上升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银行间回购市场的短期利率稳定,所以许多机构不断加杠杆,利用“短借长贷”套利——从隔夜或七天质押式回购银行间市场借款,然后用这些资金,购买两到三年期的公司债券。在此过程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主要贷款人,而非银金融机构、小的城商行和农信社是主要的借款人。通过加总国家商业银行和特殊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活动并计算其与GDP的比率,笔者发现,该比率在2009年仅为100%,但在2016年9月达到360%的峰值。同业拆借的激增引发了政府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担忧,所以2016年8月、9月,央行先后重启14天和28天逆回购,锁短放长“去杠杆”。目前看,央行在收紧短期流动性、抑制金融市场杠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不过很明显,降低金融市场的杠杆率和防范金融风险会是2017年的首要任务。


版面编辑:张柘

3人赞赏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