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宿慧娴
18岁的林玥,是杭州某省级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她赶上了浙江新高考第一轮试点规则的“末班车”,却认为自己运气太差,成了新高考的“小白鼠”。
今年4月、10月和明年6月,是林玥的高考时间表:“这两年好像总是在高考冲刺,弦一刻也没松过。”除了必考的语文、数学、英语,林玥选择了化学、地理和通用技术,今年4月参加了三门课程的“第一次高考”,由于化学成绩尚不理想,10月将“再考一次”。
林玥过度紧张的备考状态并非个例。自浙江和上海在2014年率先于全国试点新高考方案以来,高中生的考试频次更加密集。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意味着林玥等学生们可从7门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通用技术)中任选3门,和语文、数学、英语一同作为高考科目。4月和10月选考科目考试,6月是正式高考,考核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每门选考科目都有两次考试机会,为缓解高三压力,包括林玥在内的多数学生会在高二下学期即进入首次选考,高三上学期则被用作首考不理想科目的二次“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