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财新周刊

社论|直面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挑战

试听
2020年06月01日第21期
T中
既然个人信息采集限于疫情防控需要,在疫情缓解后,理应提前规划此类信息的退出

  新冠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全社会必须直面的一大挑战。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此深表忧虑,纷纷建言献策。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疫情防控中不可避免需要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然而,即便是在特殊时期,这种采集和使用也应遵循法治精神。它并不纯然是社会管理效率与个人信息安全的权衡,根本而言是公权与私权的边界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加快立法进程,以应对迫在眉睫的挑战。

  新冠疫情汹汹袭来,海量个人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数月来,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迹象十分明显。个人信息采集主体繁多杂乱,不仅教育、公安、交通、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公司在行动,而且大大小小的楼宇或单位,到处扫码,常常人脸识别。重采集、轻管理的问题十分突出。数据保存不规范,使用不透明,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恶劣的是,从武汉返乡人员的个人信息在微信群中被广泛传播。已采集的个人信息如何退出或删除,也缺乏明确规划。近日,有的地方卫健系统还提出健康码常态化设想,引发广泛争议。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社论|直面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挑战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社论|直面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挑战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实皆震后救援不力物资短缺 中国救援力量有序交接

2025年04月02日

杭州银行现任行长突然辞任 因何缘由

2025年04月02日

民生银行回应东方系、恒大贷款处置进展 泛海不再是主要股东

2025年04月02日

中信、中石油积极参与缅甸救灾 中缅油气管道恢复运营

2025年04月02日

中国保持欧盟汽车最大进口国地位 中欧计划商讨电动汽车供应链投资贸易

2025年04月02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