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财新周刊|骗保“航延险”

2022年03月28日第12期
不到四年获3100万元保险理赔款,全行业半数财险公司踩坑;到底是大型“薅羊毛”还是金融诈骗,行业、社会、法理层面争议不断
news 原图 保险公司在最初推出航班延误险时,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但也确实存在同质化严重、产品定价粗放的问题,这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投保人逆选择。如何完善流程、加强风控、强化技术,成为健康发展航延险市场的关键。

  文|财新周刊 吴雨俭

  通过购买航班延误险(下称“航延险”),四年时间获利3100万元,案发时不过40岁的杨高翔成为舆论焦点。

  2021年10月,上海市一中院进行二审判决,杨高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保险标的或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保险诈骗罪,判处杨高翔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金20万元。杨的团队共有27人,目前仍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审理过程中。

  财新于近期获得的案卷信息详细地记录了这起上海首例航延险诈骗案的操作手法:该案主犯杨高翔及其团队成员27人,在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从40多家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公司手里,申请获得了超过3100万元的保险理赔款。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