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随笔|异域之眼:喜龙仁的中国时间

2024年06月24日第25期
“正是因为喜龙仁的研究,西方人的研究兴趣才转移到中国艺术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喜龙仁不仅以他浩繁的著作成为一代宗师,而且也是西方中国艺术研究界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news 原图 喜龙仁在北京拍摄城墙。他五次来华,为中国的重要文化遗迹留下了影像档案。图:瑞典东亚博物馆

  文|郑子路
  艺术史学者、东京大学博士后

  近年来,海外汉学逐渐成为知识界新的增长点。一套套大部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似乎预示着与“中国制造”的“出海”类似,“走出去”和“引进来”也是“内卷”之下,文化发展的破局之道。在这股大潮流下,一个个文化热点应运而生,出版界的“喜龙仁热”就是典型的案例。

  瑞典艺术史家喜龙仁(Osvald Sirén,1879—1966),1922年来华作讲座时,北京大学的《校长启事》称其为“西冷博士”,担任讲座翻译的胡适在日记中称他为“西伦”。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喜龙仁”的译法被固定下来,不管是内政部的官方部令,还是与其有所交往的中国文化名流,都统称他为喜龙仁。

版面编辑:刘春辉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