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随笔|我与北京中轴线

2024年08月19日第33期
15个要素构成的中轴线,凝固着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精神,决定了中国都城的形制设定。这一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形式与城市景观,也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
news 原图 鼓楼南望,远处是景山,下面是地安门大街。摄于1995年。图:徐勇

  文|蒋艳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人民日报》迅速发布了这一消息。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自北向南依次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15个要素构成的中轴线,其整体布局与空间形态,凝固着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精神,决定了中国都城的形制设定。这一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形式与城市景观,也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