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财新周刊|证券集体诉讼启动四年来落地难 地方司法公平性有亏、执行困难重重

2024年12月30日第51期
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运转四年多,但目前受制于地方法院消极态度及损失金额难以公平确定,加之案件审理时间漫长,执行难度巨大,投资者保护与震慑违法企业力度仍旧不足
news 原图 在早期的司法判例中,涉案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通常被判承担100%连带责任;近两三年,按不同比例承担连带责任成为大趋势。图:IC photo

  文|财新周刊 王娟娟 全月

  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中国版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确立至今已有四年多。立法初衷是希望聚沙成塔,为投资者撑腰,威慑证券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减轻各方诉累,但四年多来,真正落地的案例稀少,法院不愿意用、当事人积极性不高、最终执行金额低,集体诉讼制度尚未充分发挥对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作用。

  2024年12月16日,连续多年财务造假的美尚生态(300495.SZ,已退市)和金通灵(300091.SZ)相继公告,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分别被投资者诉至深圳中院和南京中院;两家法院均决定,将适用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审理案件。12月20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下称“投服中心”)就两案进展发声,称将依法分别接受50名以上投资者特别授权,申请参加诉讼并转换为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

版面编辑:刘春辉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财新周刊|EMBA闺蜜“捞人”诈骗案

证监会2025年预算8.5亿元 人员扩编、支出增加

特朗普强拆全球贸易体系 各国如何应战?|特稿精选

蒋超良落马|特稿精选

19家灵活用工平台涉嫌虚开发票被查 近万家下游企业是否均应补税|特稿精选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