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包云红 邹晓桐
伴随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历时两月的暑期旅游旺季结束,亲子游、大学生游、演出经济、出境游火热,民航、铁路客量再创新高,但旅游消费类数据并不亮眼。
2025年暑期游受异常气候影响。首先是高温。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2025年6至8月,中国大部地区热力十足,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其次,多地出现暴雨、洪灾等极端气候,影响了游客的出行意愿。多名受访的旅游业人士告诉财新,今年暑期旺季的特征之一是“来得晚、去得早”。
一名OTA(在线旅游平台)人士向财新表示,2025年暑期游订单量有增长,但增幅不大。而国内最大OTA携程的总结是:国内游客近半数选择了长途出游,整体消费结构更趋理性,“钱花得更值,玩得更对味”是主旋律。多名旅游业者也用“更看重性价比、质价比”来形容今年暑期文旅的主流消费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