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听到自然的歌声,听到鸟鸣、风吹。如果这些声音都消失了,我将不复存在,因为自然已不复存在。”56岁的普拉 (Prazeres Quaresma)坐在高脚屋里,热风拂过面庞。摩托艇的马达声呼啸而过,远处传来动感的音乐。这里是亚马孙雨林腹地的巴西贝伦,普拉一家三代居住在这片雨林岛屿上,见证了亚马孙的巨变。
2025年11月中旬,10公里外的会展中心,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正在举行。亚马孙成为时髦话题,“热带雨林基金(Tropical Forest Finance Facility )”被着重强调;原住民身披羽毛、佩戴果实串成的首饰,喊出“亚马孙常青,人类享太平”(Amazônia Viva, Humanidade Segura)的口号;从会场设计、活动安排到政治人物的讲稿,雨林元素被精心融入会议的每个角落。然而,会议观察员姚喆发现,场外的热烈氛围对谈判场内影响甚微,“热闹也好、紧急诉求也好,气候谈判和真实世界的连接太少了,这也正是气候谈判常受诟病的原因。”
亚马孙原住民身穿传统服饰走上街头,为几天后他们在气候大会上的表演作宣传。
亚马孙原住民守在会场的过道里,为来往的参会者绘制特色图案。为吸引生意,她们给自己全身都画满了不同样式的花纹。
亚马孙原住民身穿特色传统服饰,守在COP30会场门口的木棉树下,售卖原住民特产。本届COP30被认为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历史上原住民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
当地时间11月11日,COP30现场爆发冲突。数十名抗议者冲破安保防线,与联合国安保人员发生推搡拉扯。图:ANDRE COELHO/IC 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