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非升即走”背后的青年学者困境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科研学术体系经历了从“铁饭碗”(公务员制)到预聘—长聘制(非升即走),再到目前两种制度相结合的阶段,青年学者们早期学术生涯却变得更加不稳定,原因何在?
“非升即走”的路径本质上筛选的只是学术带头人,其他学者的福利待遇如何不被一刀切进“非升即走”本土化的过程中,是亟待考量的议题。
 

  文|财新周刊 徐路易 黄晏浩

  2018年底,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的沈洋迎来了双重压力——她“非升即走”合同的第一个预聘期考核即将到来,同时她也迎来了孕晚期。

  “非升即走”是一种高校人事考核聘任制度,即在一定期限内如果职称没有往上升一级,就要被解除聘任合同;而升到特定级别(如副教授或教授)之后,则可享受长期聘用等待遇。在长聘期之前,一般称为预聘期。

  这一制度发轫于美国高校教授协会(AAUP)及美国大学学会1940年发布的《关于学术自由与长聘声明》,当时这一制度主要是基于美国国情为保障学术自由而生。据AAUP的描述,彼时多数优质高校为私立高校,学校董事会可能因为某种学术观点不合而随意解雇教授,为保障教授们的学术自由,因而规定在预聘期内,如果高校教师证明自己在专业上有能力完成工作,则进入长聘期后不得随意解聘。该制度后在欧洲、亚洲多国被吸纳并本土化。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