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企划]
近期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中国城市化2020-2050:影响、前景与战略》专著,从历史视角系统梳理了历次技术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全球城市化的影响,展望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下的中国城市化前景并尝试研判提出相应的战略重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可为政府公共政策、相关企业战略制定和学者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报告亮点:
-专业性:由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撰写。
-创新性:围绕技术革命和产业变迁,选择聚焦支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通信、能源、交通三大核心技术变革,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城市化、技术革命与制度政策的良性互动关系。
-前瞻性:落脚中国城市化现阶段的挑战和机遇,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爆发期推进之际谋篇布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堪称世界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得益于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率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不足20%,跃升至2021年末的64.72%。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发端于技术革命,城市化也螺旋式助推了技术革命的发展。距离我们最近的技术革命浪潮,来自于20世纪后期以原子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全球视角下城市化的里程碑是2008年:城市居民人数有统计以来首次超过农村居民,目前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率水平已经超过80%。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国际上发达经济体城市化历程的共通点聚焦在产业变迁之中——英国在1851年、德国在1900年、美国在1920年各自达到了城市化率50%的关键转折点,从重工业转向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主导的加速期,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城市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
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中期的后半程——即城市化比率50%到70%的区间,城市化由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主导。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中期后半程往往还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土地空间短缺、环境污染和城市贫困等挑战。
中国在此阶段要进一步“爬坡”迈进,是对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和高质量转型的考验,一方面需要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创新推进力,另一方面是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治理能力提升所内生的全新发展要求。依靠资源投入、制造业驱动的传统动力机制正在弱化,迫切需要转向依靠技术变革、效率提升等创新动力。现阶段中国城市化面临空间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城市治理和产业聚集的支撑能力不足,城市之间的“内卷式”同质化竞争,城镇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演化,以及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等挑战。
《报告》从理解城市化的主要脉络出发——劳动力、土地、资本三大生产要素在技术革命的驱动力之下如何发生革命性重组并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突出表现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产业和城市效率变革的主要驱动力:
其一,新的高收入岗位和新兴行业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现和集中,扩大了非农产业和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差距,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吸引农村人口进一步加速向城市流动。其二,作为全社会共用的基础设施,新的交通、能源和通信技术在新兴城市的集中应用,改变了经济、社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运输和沟通成本骤降,吸引企业和产业聚集,摆脱了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缩小了产业、人才、技术和资源的区域差距。其三,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物理布局和生产方式因此而改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融合诞生的工业互联网,将机器、物料、人和信息系统构建成一张基础网络,实现了对工业数据的科学决策和智能控制,提高了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研究员指出,在调研中发现,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集约高效的产业升级,也为应对城市化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譬如,政府治理的效率因更为深入整合的信息平台,得以提供覆盖面更广、快捷高效的办事服务;技术变革推动的产业升级,创造了更细分的就业机会;数字鸿沟问题则在互联网商业和信息应用不断向县乡下沉的过程中得以改善。城市之间的差距弥合,则可通过城市群视角下的连片发展实现,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等促进要素和人员流通。
展望
根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顶层战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将产生重大转变,这也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当前“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报告》中的主要结论也与政府规划和公共政策的主要方向相契合。王微表示,“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其中强调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作用,而信息化和数字化形成的大数据,正是当前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要素。此外,扩大内需、“双碳”目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包容的社会治理与保障等新时期的重要经济议题,直指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挑战。
近年来较好地抓住了新一轮技术革新机遇的城市,都获得了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譬如深圳和杭州——这两个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和产业智能化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等方式为城市治理和产业升级赋能。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较慢的传统资源和工业城市,同时期的经济增速和人口聚集度已显现出收缩和衰退的趋势。
中国城市化来到“下半场”,以技术变革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将是衔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动力。面向未来,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仍在持续演进,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
王微表示,新技术革命和城市化之间是螺旋式推进、共促发展的过程。新技术革命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必须要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才能走向规模化,这一过程只有更好地依托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获得充分的要素供给和制度保障,而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又助推了技术和产业的聚集和相应制度政策的完善提升。
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机遇,加快构建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围绕制度、要素、产业和技术等核心动力机制协同推进,深化改革和推动高水平开放。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变化,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和规模也将相应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对城市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城市的发展、结构需要响应并顺应变化,才能承载并推动发展。
最大的增长潜力来自第三产业,其在经济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以服务业为主体、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模式更加巩固成熟。《报告》预计,到2035年和2050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54.5%分别增加至63%和70%;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从2021年的64.72%提升至81.6%。城市将成为人口、经济的重要集聚高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城市化需要以更高效率、更加协调、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新技术带来的数字化新产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发展基础;能源革命可以加快形成城市的低碳能源供给消费方式,促进绿色城市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加持下,城市规划和治理也将更加智慧化、包容化。
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城市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才能实现在经济层面的持续发展。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需要提高发展质量,优化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在国际化、政务和城市治理层面也要持续改善,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城市居民对发展空间、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刊发在财新市场企划版块,不代表《财新周刊》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