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企划]
近年来,股份行遭遇着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金融科技深入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体系向直接融资转化的长期趋势下,股份行之间经营差异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转型对我国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更加高效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以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诸多股份行进行了不同路径下的战略抉择。其中,有一家银行非常前瞻且旗帜鲜明地以“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为战略愿景进行全盘布局。这就是今年迎来三十而立之年的光大银行。
在光大银行看来,作为社会财富的载体,商业银行承载大众的财富需求,同时还是联通居民财富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纽带,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中担当着重要职能。据此,商业银行可以把“财富管理”作为枢纽,串起自身的责任担当、经营重点和支撑能力,以财富管理转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并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光大银行合肥分行支持庐桐铁路施工建设 |
坚守金融本源,更好对接 “国之所需”“民心所盼”
金融的目标是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效用和高效流通。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更应发挥其资金融通的价值,以自身为支点发挥撬动作用,引导各方资源投向“国之所需、民之所盼”,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进化。
对此,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并矢志金融报国,成为光大银行推进财富管理银行建设工作的初心和价值准线——有利于“国之所需”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民之所盼”的金融供给,成为光大银行赋予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在稳增长方面,作为典型顺周期行业,银行与宏观经济高度绑定,共生共荣。据此,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务院系列会议精神,结合自身经营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落实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22条具体举措,特别是将信贷稳定增长、同比多增作为全年经营的重中之重等。
在促转型方面,当下我国经济步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专精特新等领域保持结构性支持力度,将为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以绿色领域为例,光大银行通过建立绿色信贷长效发展机制、创新运用绿色金融产品、加大绿色项目信贷投入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和绿色发展的质效,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在强支撑方面,突出体现光大银行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的支持上。2018年,“光大云缴费”更是率先成为获得财政部批准跨行线上代收非税收入的商业银行平台,目前已服务线上社保缴纳超2亿人次,为异地就业、偏远地区人员解决了往返奔波的不便,切实支撑起“新市民”金融服务。
在惠民生方面,光大银行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金融央企的责任担当,努力破解普惠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这一世界性难题,把提升金融服务的普适性、直达性和获得感,作为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作为光大银行的使命责任。为此,光大银行依托“财富管理”与“金融科技”两大特色,针对不同特色客群需求,用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惠及广阔的民生需求。
从“自我”向“用户”转变,将“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到底
优秀的企业往往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始终对客户需求保持谦卑心态。“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包括组织体系变革、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再造以及考核体系变革等系统的配套机制。对此,光大银行经营上进行了全面的重构和优化,集中体现在其提出的三大北极星指标(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企业客户融资总量FPA和同业客户交易总额GMV),以三大指标为牵引来推动三大业务板块,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
相比AUM、GMV指标,对商业银行来说,FPA的提出显示光大银行在金融脱媒、传统信贷支持局限性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加大的背景下,已经开始系统化考虑如何以完善的机制来确保自身能应对新时代的产业和客户之需。光大银行的具体举措也很有参考性:
首先,针对FPA,该行公司金融确定了将传统信贷、债券融资、非贷非债类业务比重调整至各占1/3的目标,通过加快推进“商行+投行+资管+交易”战略转型,逐步构建“投商行一体化”的竞争新优势,以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产业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例如,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对公FPA总量增长近5000亿元。这是近年以来光大银行最好的靓丽表现。
其次,在零售版块锚定的AUM北极星指标方面,仅2022年上半年零售AUM总量达到了2.3万亿,比年初增长了1878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近两倍。而这背后一方面离不开以理财业务为代表的优质产品,另一方面也源于光大银行对客户构建起的分层分群的经营体系,将客户做透做细,同时配套进行了多项零售组织架构改革,支撑起强劲的增长力。
“财富管理转型是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财富管理转型的基础在于客户。光大银行要加快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提升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从单纯的资产负债经营者,转变为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撮合者,帮助客户优化资产负债、实现价值创造。”王江表示。
构建支撑体系,以数字化经营能力托起战略发展
三十年来,光大银行伴随中国银行业电子化、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不断迭代,以数字化经营能力托起战略发展,有力支撑了自身“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的初心。
不同于以往银行“业务的数字化”,现在银行探索的是“数字的业务化”,即如何借助科技,让数据帮助数据做决策,进而产生新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具体来说,银行的数字化可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础设施,如IT系统、数据中台系统等;二是业务向移动化、开放化、智能化等转变,覆盖更多金融场景和客户;三是组织模式变革。据此,光大银行的顶层战略与数字化路径非常明晰——聚焦“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愿景,深化“一个智慧大脑、两大技术平台、三项服务能力、N个数字化名品”的“123+N”数字光大发展体系。
一方面,近年来,光大银行一直在持续深化“123+N”数字光大发展体系,科技投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科技投入营收占比在股份行中属于前列,科技人员数量截至2022年6月增长到2600余人,增加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的能力。不止于此,2022年光大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最新一期的科技战略规划,下一步将对科技架构和一些业务部门架构进行整合和调整,将信息科技部更名为金融科技部,并设立数据资产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智能运营中心三个一级部门,进一步强化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经营能力。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也在依托科技的投入和数字科技的赋能,对业务和实体产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在零售领域,光大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了零售中台,通过企业级业务运营、大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数字化展业等能力及工具建设,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线上经营生态,将“价值共生共享”落到实处,为客户带来持久价值。在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光大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研发与应用力度,从市场和企业需求出发,积极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有效提升了场景金融服务能力。通过企业手机银行等载体可更为精准落实减费让利,还提供人员管理、财税管理等线上增值服务。
结语
历经30年披荆斩棘创业发展,光大银行已经成长为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英国《银行家》“2022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中排名第27位的上市银行。未来,光大银行将继续坚守政治性人民性,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刊发在财新市场企划版块,不代表《财新周刊》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