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丁锋 王婧 刘冉
连续低迷两年的中国楼市,终于等来政策的密集调整。
2023年8月3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总局”)联合发出两份文件——《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一》)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二》),要点有三:一是首套房、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分别统一为不低于20%和30%;二是二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个基点(BP),较此前下降40BP;三是支持鼓励银行与借款人协商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可以变更加点幅度或新发放贷款置换。
已经发现了40年的市场经济,现在,哎
最后一波出货的机会了
最近几年,北京的置换链条运转越来越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最底层的小房子越来越难卖,尤其是一些老破小,市场需求越来越萎缩。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老破小的居住型很差,而且学区属性越来越弱,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房产的需求对象,收入正在恶化,接盘能力越来越差。
降低首付比例,说到底对于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提前透支未来消费能力而已。参考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途径,人口结构开始出现负面改变以后,支持房地产全面增长的基础已经没有了。何况现在国内房价收入比依然那么高,之前看数据评价是在13左右,部分一线城市甚至能达到30。什么概念?普通人按20岁工作吧,65岁退休也才工作45年,哪怕按平均线来说,要拿你这辈子三分之一的工资提前消费掉去买个房子(不吃不喝),之前能支持的起这个逻辑是因为大家都认可房价会一直继续涨。那在这个逻辑不可持续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让房价不跌的同时还始终保持高的成交量吗?个人表示怀疑。市场的部分还是应该回归市场。
应该这样。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这只是开始
改善型住房,这个新概念是要精准收割80后啊
希望政策能尽快落地。
但是存款利率在不断降低,储户的被动收入降低,对消费似乎也有负面效果?
实体经济还够房市折腾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