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起信用债违约事件暂获平息、市场人士稍稍松口气之时,5月5日,“11蒙奈伦债”和 “15东特钢CP002”同日违约。这表明,眼下债市远未到额手相庆之时。监管层应全力完善信用债市场的制度规范,约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债券违约处置预案。
2014年3月超日债违约,债市打破刚性兑付,随后进入违约多发期,波及面甚广:从私募债到公募债、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从民企到地方国企再到央企、从长债到短债、从低评级债到较高评级债,均难以幸免。可以说,这是快速发展不过十年有余的中国信用债市场面临的第一次严峻挑战。当前,导致债市调整的主导因素依然存在:经济下行导致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偿债能力下降,加之部分企业契约意识淡薄、外部约束不力。持续走牛两年多、杠杆不断累加的债市,风险累积已到临界点,各种“中国特色”的违约风险事件随时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