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于海荣 程思炜
一次突如其来的降准,让市场预期在7月7日后的一周左右时间内,几经调整。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时隔一年多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降准,让市场预期有些混乱。近期疫后经济复苏动能虽有下降,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带来局部活动限制,以及芯片、大宗商品等全球供应链遭遇供给瓶颈,未来将逐步缓解。目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尚处于高位,市场利率反映出流动性相对充裕。通过降准来应对大宗商品涨价、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传导环节较多。在市场看来,降准似乎并无必要,多家机构以2020年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及降准但并未兑现为例,认为降准与否还需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