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专栏|关于死亡的法与理

2024年11月04日第43期
当前社会舆论关于安乐死的撕扯,个人觉得运用道德大棒没有意义,需要的是从医学伦理、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news 原图 资料图: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者。图:视觉中国

  文|蒋金晗
  律师

  10月23日,沙白白发布了她在瑞士接受“安乐死”前的最后一条视频,引起一轮又一轮社会对生命、死亡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激烈碰撞。

安乐死及其法律的历史进程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语源自于希腊语“美丽的死”,又称怜杀(Mercy killing),现在意指对于患有不治之症且造成剧烈的身体痛苦的病人,为了使其摆脱痛苦而采取人道的方法让其安然死去的行为。

  由安乐死引发的争议由来已久,主要围绕在人道主义生死观、生命至上、人有无选择死亡的权利、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个人独立价值观、同情论、医学新突破、危险先例论、是否会导致道德滑坡和功利观等多个方面。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新财新周刊|印巴新冲突

印巴宣布全面停火 此前双方互展开军事行动造成人员伤亡

小包免税取消一周 中美全货机航班减半

贝莱德眼里的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免税业筑底信号出现了吗等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