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04年秋,在北京大学程炼老师“心灵哲学”课上,我第一次听到“人工智能”这个词,教材之一就是英国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A. Boden)主编的《人工智能哲学文选》。那年我二十出头,还不知道这门学问会在20年后掀起如上世纪物理学革命一样的惊涛巨浪。去年冬天,程炼老师辞世;2025年7月18日,米寿之龄的博登教授也辞世了。20年前,正是他们在年轻一代人身上种下了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种子。
文|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04年秋,在北京大学程炼老师“心灵哲学”课上,我第一次听到“人工智能”这个词,教材之一就是英国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A. Boden)主编的《人工智能哲学文选》。那年我二十出头,还不知道这门学问会在20年后掀起如上世纪物理学革命一样的惊涛巨浪。去年冬天,程炼老师辞世;2025年7月18日,米寿之龄的博登教授也辞世了。20年前,正是他们在年轻一代人身上种下了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种子。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