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刘彩萍
商誉减值一直是悬在A股上市公司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众多上市公司因收购标的未能完成对赌业绩,而深陷商誉减值的泥潭,上市公司利润也因此被侵蚀。
高额商誉源于高价并购,而高价并购源于高额业绩承诺。虽然业绩承诺是在并购重组中就标的企业作出的经营业绩保证,但业绩承诺真的是一颗有效的“定心丸”吗?经历了2014年-2016年的并购高发期,2017年-2019年也迎来了业绩承诺到期高峰,事实上,上市公司与并购标的因为无法兑现业绩承诺撕破脸,甚至对簿公堂的不在少数。
文|财新周刊 刘彩萍
商誉减值一直是悬在A股上市公司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众多上市公司因收购标的未能完成对赌业绩,而深陷商誉减值的泥潭,上市公司利润也因此被侵蚀。
高额商誉源于高价并购,而高价并购源于高额业绩承诺。虽然业绩承诺是在并购重组中就标的企业作出的经营业绩保证,但业绩承诺真的是一颗有效的“定心丸”吗?经历了2014年-2016年的并购高发期,2017年-2019年也迎来了业绩承诺到期高峰,事实上,上市公司与并购标的因为无法兑现业绩承诺撕破脸,甚至对簿公堂的不在少数。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