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论|疫情防控务必全过程透明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0年第4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2月03日
可以听文章啦!
透明不会带来恐慌,只有真相缺席,才是公众的恐慌根源。这是17年前SARS留给我们的启示,此次疫情再次以惨重的代价证实了这一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扩散。以1月20日中央作出统一部署为转折点,接诊救护、监测排查、药品物资供给、医疗队伍调配等工作渐渐步入有序轨道。不过,我们仍在承受先前应对不当造成的严重后果。惨痛的教训有待事后系统总结,但是,疫情披露不及时无疑是首要的一条。信息披露不应泛泛而谈,而务必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

  疫情演进证明了全过程透明之重要。疫情发生后,地方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迟迟未对公众提出警示。关于感染人数以及传播路径等关键信息,要么迟滞,要么语焉不详,连病毒“人传人”的特性,也直到1月20日才由钟南山院士确认。1月6日到10日,武汉市卫健委保持缄默,12日到17日,也仅以“无新增病例”来表态。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该市发生以“传谣”为罪名训诫医生等随后引发汹汹舆情的事件。显然,疫情之初的信息不透明,不能简单以“科学认识水平”和机构间程序复杂来解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具备强烈的信息披露意识是第一位的。信息公开透明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早公开,早防控,代价最小,成效最显著。中央要求坚持公开透明,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普及防控知识;国务院还公开征集疫情漏报瞒报问题线索,深意正在于此。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王影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