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论|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克难前行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2年第38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9月26日 试听
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收官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各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概言之就是政府不断放松管制、市场逐步发挥更大作用的过程。图:视觉中国

  利率市场化改革下一步怎么走?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表文章,系统总结了央行近五年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也透露了未来深化改革的若干信息。多年来,央行坚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成效显著。然而,这一改革仍未最终完成,而且,过往单兵突进、劈波斩浪的态势有所减弱,显示这一改革越接近终点,推进难度越大。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未来的进程,更多取决于金融领域以外的因素,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各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概言之就是政府不断放松管制、市场逐步发挥更大作用的过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害,就是从实施利率管制到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总的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明确、实施得法、成效卓著,堪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可圈可点的篇章。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吴秋晗
话题:
#人民银行+关注
Loading...
推广

财新会员积分兑好礼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电邮

评论区 7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 邓頔晗

    根据《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的相关模型,对于寡头来说,其垄断串谋失败的最糟糕结果,无非就是价格与竞争均衡时相同,即所谓的伯特兰均衡。那么,请问,何来所谓的“高息揽储,恶性竞争”呢?更吊诡的的是,最近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在打着“利率市场化”的旗号,人为的调低存款利率,请问,这是哪门子“市场化”?如果真的市场化,存款利率应该更高啊!

    2023-03-30 06:39 · 四川
    · 回复
  • 破晓十四

    利率市场化未来的进程,更多取决于金融领域以外的因素,

    2022-09-28 04:34 · 珠海
    · 回复
  • 张日洙

    市场化最主要的就是,市场参与者不用看谁的脸色,可以完全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

    2022-09-25 09:04 · 上海
  • 财新网友o7UDwOBHe

    两个作用一起搞,是搞不好的。

    2022-09-25 09:01 · 苏州
  • 身着洁白的细麻衣

    利率市场化的必有前提是去中央(心)化,如何能做到?!

    2022-09-25 06:40 · 浙江
  • 江东老二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即资金市场化,资金要市场化,交易主体必须符合微观主体市场化基本假设(条件):1.能够自由的进入和退出市场。2.追求价值最大化。现在小玩家不符合1,大玩家不符合2。要实现市场化必须要优化微观环境。

    2022-09-24 10:49 · 苏州
    • zhaoysz

      产权清晰是一切市场化的前提。

      2022-09-27 10:46 · 临汾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