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外资药企中国策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6年第18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5月09日
在“专利悬崖”到来、中国政策缩紧等内忧外患中,外资药企纷纷调整在华策略,瘦身、转型、本土化,还有到基层去
阿斯利康是中国处方药市场最大的跨国制药公司,以它为代表的跨国制药公司面临专利到期、政策缩紧、招标降价、药价谈判等内忧外患。
 

  文|财新周刊 李妍

  5月,针对外资药企原研药的“价格谈判”有望公布结果。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贵进口专利药通过国家谈判价格可降50%。这被视为外资药企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点——它们将可能从此滑向“最坏的时代”。

  “我可以确信今后两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药相比,我们原研药的价格面临很大的压力,你可以看到很大幅度的原研药降价,这不是容易管理的过程。”葛兰素史克(GSK)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香港区处方药及疫苗业务总经理季海威对财新记者表示。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