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论|帮扶企业:纾困当在未急时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6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9日
稳定企业和公众预期,建设法治化的市场经济,让企业家的才智充分涌流,就是解放生产力
中小企业的勃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着鲜明的特点,优势十分明显:它们活力强,敢于尝试,试错成本相对低,也更善于把握市场脉动,捕捉市场机会。图/视觉中国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所列举措可谓多管齐下,涵盖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保障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小企业用电需求等多个方面。在当前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这些举措是完全必要的,亟须落实到位。

  中小企业有近忧,也有远虑。对它们的帮扶,需要针对它们眼下遇到的实际困难,不断校正帮扶措施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重视企业的获得感以验证政策效力。同时,更要不懈完善中小企业友好型的经济治理体系,尤其是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企业常陷于短期的“急”,它常有直接原因,诸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用工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但是,企业更苦于长期性体制性的“困”。倘若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一遇风吹草动,中小企业便极易滑入困境,企业和政府部门总是难以摆脱左支右绌的被动局面。因此,救急是必要的,纾困更应长抓不懈。纾困当在未急时。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