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总第1177期
本文来源于《财新周刊》 2025年第40期 出版日期:2025-10-20
封面报道Cover Story
中美贸易新风暴
芯片与稀土仍是博弈核心;双方加速补短板;跨国公司卷入战团

海运大博弈

2025年第40期
《财新周刊》总第1177期
财新观察Opinion
财新观察|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新科诺奖得主阿吉翁曾在财新峰会演讲中提出,中国这样的国家成功关键在于转向前沿创新式增长模式
时事Current Affairs
加沙和平初现曙光
文|财新周刊 胡暄
两年来第三次停火协议的初步达成,是否意味着长期和平有机会实现? 当前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已经开始,大量变数依然存在
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逐鹿黄金
文|财新周刊 夏怡宁 范浅蝉 陈博 王力为 张宇哲
黄金价格上涨的基本逻辑还在;炒金的风险也正在加大
经济Economy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文|财新周刊 王力为 王石玉
现代经济为何可以实现持续增长?“创造性破坏”需要怎样的生态环境,政策启示如何?
专栏|特朗普能否阻止印度经济高速增长
文|魏尚进
提高关税和H-1B的签证费对印度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印度能短期刺激和结构性改革双管齐下,未来几年有望延续增长奇迹
金融Finance
险企资本补充债困境
文|财新周刊 吴雨俭
天安财险的53亿元资本补充债到期未兑付,打破了保险市场的刚兑信仰,未来还会有谁违约吗?
专栏|警惕美元反弹风险
文|徐小庆
美国的就业和通胀两大核心目标,均不支持美联储在未来一段时间连续降息
开卷First Page
回溯|一周回溯(《财新周刊》2025年第40期)
前瞻|时隔20年 韩国再办APEC峰会
文|财新周刊 侯吴婷
国风|国家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
文|财新周刊 张粲
心智|当孩子拒绝研学营
文|林彤
天眼|暴力执法
图|Anthony Vazquez/视觉中国
回声(《财新周刊》2025年第39期)
读周刊 看视频(《财新周刊》2025年第40期)
融媒精选(《财新周刊》2025年第40期)
答疑(《财新周刊》2025年第40期)
商业Business
“AI陪伴”善与恶
文|财新周刊 关聪
人工智能情感陪伴类产品,折射技术进步对人类伦理与商业治理边界的拷问
如何约束零公里二手车
文|财新周刊 安丽敏
政策应从源头着手,宜疏不宜堵
副刊Supplement
随笔|末日练习曲:诺奖得主拉斯洛的文学世界
文|廖伟棠
授奖词:“凭借其引人入胜且充满远见的全部作品,在末日恐怖之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
专栏|爷爷的焦虑与孙子的对抗
文|严飞
当面对爷爷命令式的教育时,他的抗拒并非出于“任性”,而是两种不同“惯习”下的矛盾张力。这两者又都合理地存在于各自的社会语境中
专栏|与境外罪犯离婚有多难
文|张佳佳
此案填补了“境外服刑人员离婚”程序空白,突破了司法协作的制度性障碍
显影|独立音乐人的草莽岁月
摄影|安娜伊思·马田(Anaïs Martane) 撰文|董德(特约)
21世纪初法国留学生安娜镜头下,野孩子般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群体
逝者|约翰·戈登:从伊顿差生到诺奖得主
文|徐路易
约翰·戈登(1933—2025)英国生物学家,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