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随笔|许地山的最后六年

2022年07月18日第28期
许地山在岭南长大,闯过南洋,也去过北地,游学到新大陆,又渡海到了英伦,辗转再回到华洋杂居的香港,他的理念里融合了开放的文学史观和世界主义的文化视野
news 原图 许地山在香港与女儿许燕吉合影。许燕吉晚年著有回忆录《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文|黄心村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对华语世界里长大的几代人来说,“落华生”这个笔名定会唤醒不少童年记忆。许地山以这个笔名发表于1922年的短篇散文《落花生》,文字浅显、素朴、通透,且充满童趣,自1929年被纳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初中)开始,在华语世界的语文课本里保留至今。

  但多数人看到的许地山只是他一个小小的侧面。对熟读现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许地山更是和五四新文学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包括许地山在内的文化先锋,于1921年1月14日在北平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最早、最大的作家联盟,也是当年鲜明的文学主流。然而,对于如此耳熟能详的人物,许地山在香港的最后六年,也许人们所知并不够多。

长衫飘飘的许氏风范

  许地山的履历十分复杂,浓缩在一个短短的段落里可以这样描述——

版面编辑:许金玲

相关阅读

成名之前:张爱玲的香港大学

2022年07月01日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