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随笔|三辆自行车

2024年05月20日第20期
“为什么会有自行车情结?”直至亲眼见到溥仪骑的那辆蓝牌,心中豁然有了答案。很长一段时间,自行车就像哥萨克人的马,与我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也因此,它有了道德意味
news 原图 1986年4月,北京,清晨的十字路口。图:Howard Ruffner/视觉中国

   文|宋朝
   媒体人

  我面前是一辆溥仪骑过、产于1912年的德国蓝牌(Brennabor)自行车。以故宫太和门为背景板,顶灯和脚灯的柔光打向车身——在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拥有独立小展厅的自行车,只此一辆。

  解说牌上写着:“此车是末代皇帝溥仪所收藏的20多辆自行车中的其中一辆。……为了便于在宫中骑行,锯掉了很多故宫内的门栏。”偌大的博物馆,只有我一人。我拼命克制着触摸它的冲动,差点缴械投降。

  为了一睹皇帝坐骑的丰姿,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倒了两次绿皮火车。和溥仪一样,我是个自行车爱好者。“为什么会有自行车情结?”你在人声喧嚷的火车上思考这个问题,直至亲眼见着那辆蓝牌,心中豁然有了答案。很长一段时间,自行车就像哥萨克人的马,与我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也因此,它有了道德意味。

饥饿的自行车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中有场戏,少年溥仪听说母亲去世,骑上脚踏车来到午门,只窥了一眼外面的世界,便被拦下。那辆庄士敦送他的绿色自行车,后来遭到太监鞭打。“你这堕落的混账东西!”太监边打边说。据本片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说,自行车之所以是绿色,因为那是知识的象征。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