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内,央行再次定向降准,引发市场密切关注。有的人士认为,此次降准是向“宽货币”与“紧信用”政策组合转变的延续,并非全面放水;有的人士则认为,此次定向降准释放增量货币,不再强调对冲,货币政策出现了“巨变”而非“微调”。见仁见智,原属正常。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基本面相背离的现实,更基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货币政策的基调尚未也不宜发生改变。中国货币当局经验丰富,思虑周全,当不会贸然转向。
如央行公告所言,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旨在“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托底,一培苗,双管齐下,将有助于夯实实体经济的微观基础,也顺应了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持“巨变”观点的人士的主要依据是,央行近来数度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其实,不宜脱离语境来孤立看待这一提法。试以6月2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8年二季度例会为例,相关的完整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足见货币政策“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央行仍在不断微调,力求在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强监管等多个政策目标中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