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编辑絮语·凌华薇】AMC何以四不像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17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5月03日 试听
制度安排一错再错,治理真空之下,乱象丛生
AMC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伴生产物,可谓衔玉而生,更无退路。图/视觉中国

  本期值班主编 凌华薇

  在成立22年后,资产管理公司(AMC)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灵魂拷问。

  相关改革方案探讨了一年多,成立控股公司抑或是合并重组,都是可选项,但均无下文。上一次议及AMC的命运还是2003年,所谓十年大限的说法是否应兑现。

  结果人尽皆知。中国的金融机构,那时还只有生没有死,也没有限期退出的概念。AMC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伴生产物,可谓衔玉而生,更无退路。所谓十年大限,本未正式写进AMC的方案。虽然20年后,仍有识者为此而抱憾。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许金玲
Loading...
推广

财新会员积分兑好礼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电邮

评论区 18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 8378725
    置顶

    点评一针见血、犀利到位

    2021-05-02 02:45 · 广东省广州市
  • 7264116

    痛快

    2021-06-06 04:54 · 中国
    · 回复
  • 财新网友3eu1pT

    就AMC现状而言,华融是极为特殊的,大发外债的也只有华融一家。并不意味其他的3家AMC也这样。AMC成立于国家对国有银行的改制需要,在2000年到今天的法制环境下,资金来源情况下,努力处置资产,探索新出路,走到今天,不可谓不艰难。华融资产目前的现状和有问题信托公司、股份制银行一样,都和监管失位相关。希望编辑不要高高在上,请深入了解AMC情况后,再做评论。追求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谁是正确的。

    2021-05-14 02:04 · 贵州省贵阳市
  • 7148469

    到位

    2021-05-08 08:38 · 北京市
    · 回复
  • 6989576

    我们公司现在在做不良资产的处置,和这些资管公司有对接。真的是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

    2021-05-07 03:36 · 四川省成都市
  • 楼虎彪

    用市场经济试水吧,政府对于不擅长的领域,交给自由竞争来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2021-05-06 04:12 · 上海市
  • figo1990

    主编,YYDS!

    2021-05-06 00:47 · 北京市
  • LeleE8iR

    三不管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效率低下,资产进一步流失。产生不良的源头不疼不痒,继续产生不良。承接不良的比拼的是关系是担保是杠杆,也不处置不良。

    2021-05-06 00:27 · 中国香港
  • 财新网友NGc

    强,有内容

    2021-05-05 03:50 · 中国
  • 胡子怪

    问题是现在怎么办?破产?

    2021-05-04 15:15 · 湖南省长沙市
    ·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