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论|以稳政策来稳增长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13日 试听
归根到底,“六稳”“六保”还是要落脚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稳”也相应成为宏观政策长久的主基调,“六稳”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政策组合。图/视觉中国

  年终岁尾,又到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之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擘画来年宏观经济。决策层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而稳什么、怎么稳的政策选择直接关乎未来经济发展的成效。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稳”也相应成为宏观政策长久的主基调,“六稳”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政策组合。关于2022年中国经济,决策层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六稳”系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2018年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六保”系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则是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与近几年一以贯之的“六稳”要求相比,“六保”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六稳”“六保”共同构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底线,已取得积极成效。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沈昕琪
Loading...
推广

财新会员积分兑好礼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电邮

评论区 19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 zhaoysz

    道就是规矩!如果不讲规矩,其结果就是人人都变成不讲信用的投机分子!

    2021-12-14 02:02 · 临汾
  • GLAN

    稳政策,激活力。稳预期,增信心

    2021-12-14 01:48 · 广东
    · 回复
  • 杜岩

    不公正!

    2021-12-13 10:36 · 北京
  • zhaoysz

    围着问题兜圈子。

    2021-12-13 08:02 · 临汾
  • 戈NYJ

    改革一旦开始,就是和革命赛跑。

    2021-12-13 04:23 · 佛山
  • :-)DDx

    否定某些公司,不等于否定整体民营企业,何况不是对公司的否定,而是对某些欺世盗名的高管的否定。当然有些人不能明白其中界限,具体来说,反对司马南,不等于保卫柳传志。

    2021-12-13 04:17 · 大同
  • 赵树全

    财新就是硬

    2021-12-13 02:35 · 北京
  • verlor

    比稳政策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管和市场的沟通,稳定政策预期,不要总是闭门决策。

    2021-12-13 02:19 · 金华
  • David7bt

    稳政策确实很重要,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2021-12-12 14:38 · 上海
  • 财新网友EtqBEP

    说得好

    2021-12-12 04:38 · 大连
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