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论|以稳政策来稳增长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13日
归根到底,“六稳”“六保”还是要落脚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稳”也相应成为宏观政策长久的主基调,“六稳”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政策组合。图/视觉中国

  年终岁尾,又到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之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擘画来年宏观经济。决策层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而稳什么、怎么稳的政策选择直接关乎未来经济发展的成效。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稳”也相应成为宏观政策长久的主基调,“六稳”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政策组合。关于2022年中国经济,决策层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六稳”系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2018年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六保”系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则是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与近几年一以贯之的“六稳”要求相比,“六保”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六稳”“六保”共同构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底线,已取得积极成效。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沈昕琪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