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又到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之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擘画来年宏观经济。决策层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而稳什么、怎么稳的政策选择直接关乎未来经济发展的成效。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稳”也相应成为宏观政策长久的主基调,“六稳”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政策组合。关于2022年中国经济,决策层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六稳”系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2018年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六保”系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则是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与近几年一以贯之的“六稳”要求相比,“六保”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六稳”“六保”共同构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底线,已取得积极成效。
道就是规矩!如果不讲规矩,其结果就是人人都变成不讲信用的投机分子!
稳政策,激活力。稳预期,增信心
不公正!
围着问题兜圈子。
改革一旦开始,就是和革命赛跑。
否定某些公司,不等于否定整体民营企业,何况不是对公司的否定,而是对某些欺世盗名的高管的否定。当然有些人不能明白其中界限,具体来说,反对司马南,不等于保卫柳传志。
财新就是硬
比稳政策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管和市场的沟通,稳定政策预期,不要总是闭门决策。
稳政策确实很重要,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