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最新财新周刊|如何选择经济学的未来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5年04月07日第13期
德国对此的辩论结果是,凯恩斯主义是否适用,取决于危机的性质;如果是结构性问题,必须采取对症下药的结构性改革
2025年3月2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中德经济学研究与经济模式比较”论坛暨《经济学的未来:来自德国学术界的回答》新书发布会。95岁高龄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为本书作序,并在首发活动作视频发言。图:王石玉
 

  文|财新周刊 王石玉

  在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愈发凸显的环境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求解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道。政策制定者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走哪一条路?经济学能给出怎样的建议?

  不久前,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欧洲最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德国也来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3月21日,德国上议院以压倒性的差距通过了德国松绑“债务刹车”的历史性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德国这一届政府将放松长期以来的财政审慎立场,以期通过财政扩张和提高地方债务上限,应对德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长停滞与地缘政治挑战。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