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刘沛林 余聪 屈运栩
直到4月1日之前,小米集团(01810.HK)及其创始人雷军都处在令同行艳羡、市场瞩目、资本追逐的乐观氛围之中。
不到一年,首款中高端电动轿车SU7满产满销,销量直逼所有“新老造车势力”;上探50万元以上性能车市场的SU7 Ultra预订超预期,备受期待的SUV车型YU7即将年中上市,在手订单十余万、客户提车要等十个月,今年汽车工厂产售目标均剑指35万辆;即将发布自研芯片,“人车家”生态故事渐入佳境……正是在这一系列利好消息的组合与“化学反应”之下,小米3月31日宣布顺利收官港股多年罕见的巨额再融资——以53.25港元/股的高价总计配售融资425亿港元,引入主权基金等长线投资机构,优化了股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