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最新财新周刊|新兴产业的氟超标阴影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5年11月17日第44期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含氟废水量激增,冲击地表水环境,暴露出地方规划不足、企业排放标准宽松、氟化物现行检测方法失真等问题
2025年4月29日,安徽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上百亩山坡上,光伏发电设备正在生产清洁能源。图:巢志斌/视觉中国

  文|财新周刊 周泰来,黄婷婷 (实习)

  2025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综合水质净化工程(下称“水质净化工程”)施工项目由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该工程总投资11.4亿元,每天处理10万立方米含氟废水——这一规模的含氟废水处理厂在全国位居前列,也标志着合肥市治理含氟废水的一个重大进展。

  合肥市下决心治理含氟废水,是因为其境内河流多个断面氟化物超标,对巢湖水质造成威胁。河流断面氟化物超标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并不罕见。

  南京市江宁区政府、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官方机构网站上披露的信息称,“十四五”以来,江苏省的国家地表水考核(下称“国考”)断面、省级地表水考核(下称“省考”)断面工业特征污染因子超标现象多发,部分地区存在氟化物超标情况,氟化物已成为全省主要工业特征污染物。在浙江,金华等地近几年也曾发现部分河流氟化物浓度明显上升,部分断面多次单月水质超标的情况。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