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类既缺乏管控标准,也缺乏调查研究的污染物,被“十四五”规划统一在“新污染物”概念之下,将着手开始治理
在淮河源山居59年的王成华,守护山林35载。几十年间,他记不清多少次与盗伐者对峙,也记不清在他的守护下,有多少林木免于砍伐。如今,年岁已高的王成华身体欠佳,再难像往日巡护山林。在未来,这片绿意又将由谁来守护
新冠疫情大流行进一步触发了一种社会病——睡眠障碍,科学界有哪些新的方法可以用来对付它?
鄂尔多斯盆地多处地下水六价铬超标,威胁供水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虽然超标是地质原因造成的,但地下水超采加剧了污染
全国碳市场在制度设计上已尝试改进,未来能否突破难点,促进企业减排,纳入更多行业,仍待检验
历时23天,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两公斤月壤,这不仅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也可能重塑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日本政府近期准备为福岛核电站污水排入海洋方案开绿灯,引起多方反弹,被迫延后决策
科学家们试图解答一个三星系统奇特的星盘缘何奇特,这将有助于人类理解恒星系统和行星如何形成
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2020年诺贝尔三大自然科学奖项分别褒奖了丙型肝炎病毒、黑洞和“基因魔剪”的发现者
脑机接口技术的真正瓶颈,是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
从欧盟港口出发或抵达的所有航程,欧盟要求航运业为其碳排放埋单,航运业如何消化冲击?
截至目前,中国是七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主要参与方中公认表现最好的,不仅资金投入充足,技术设备研发也及时到位
这场超算“皇冠”之争,中美两国走在前列,各有三台不同技术路线的机器正在研制,并且都把时间瞄准在了2021年前后
生态环境部去年年底叫停了“烟羽消白”,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强制执行地方标准。专家认为,消白治理对控制污染物排放作用不大,反而增加能耗
65篇数学论文被学术打假者质疑,至少24篇已被撤稿。问题论文大量出现,与论文数量和SCI索引作为衡量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不无关系
境外虫源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虫害传入中国的风险就会持续增加
PM2.5浓度“退倒十”的军令状下,邢台市环境执法部门和一些排放大户多次产生争议
在黑臭水体治理的压力下,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常对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水行业人士认为属过度提标,其结果是大幅提高治理和维护成本
全世界神经科学研究者都梦想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不同研究小组围绕科学荣誉制高点的竞合大戏也在不断上演
作为行蓄洪区的濛洼已基本丧失了发展工业的可能。今年蓄洪之后,脱贫攻坚和防止返贫任务面临挑战
大江大河干流防洪能力今非昔比,但中小河流的防洪短板今年暴露无遗
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将首次飞向火星,它将如何“问天”,会面临哪些困难,探测哪些科学目标?
一座省会城市如何做到短时期内消除大批黑臭水体?又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2020年5月1日,北京垃圾分类新规正式实施,“强制分类”全面开启。早在2016年,位于北京六环外的辛庄村,就已经在民间志愿者和村干部的倡议和引领下,开始了垃圾分类的试验和探索。四年过去,艰难起步的垃圾分类探索初见成效,但队伍建设、经验推广、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也始终存在
新冠疫情期间迅速崛起的预印本平台利弊皆显。在“及时分享”与“质量把关”之间,它和传统学术出版行业都在寻找着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