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逝者|唐孝炎:始终在大气环境科研最前沿

逝者|唐孝炎:始终在大气环境科研最前沿

2025年06月28日

唐孝炎(1932—2025)环境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栏|不是终局,也不是终局的开始

专栏|不是终局,也不是终局的开始

2025年06月28日

当法院受到总统的威胁、司法权受到行政权威胁的时候,保守派法官和自由派法官联手捍卫司法独立,捍卫司法审核权,守住了司法的边界

随笔|难民接待所最后的实习生

随笔|难民接待所最后的实习生

2025年06月28日

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都不能立即杀死满屋的蟑螂。在一个被温饱、租金和蟑螂充斥的生活空间里,谁当选总统对他来说都既遥远又抽象

显影|在深圳陪“超级珊瑚”闯关:如何克服高温、垃圾、难产和公众的忽视?

显影|在深圳陪“超级珊瑚”闯关:如何克服高温、垃圾、难产和公众的忽视?

2025年06月27日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众多因素影响着脆弱的珊瑚,一群潜水爱好者竭尽所能地陪伴守护

逝者|郑愁予:那远去的达达马蹄声

逝者|郑愁予:那远去的达达马蹄声

2025年06月21日

郑愁予(1933—2025),诗人

专栏|人是能被改变的吗?

专栏|人是能被改变的吗?

2025年06月21日

跟知识和阅历不在一垄、头脑又不清楚的陌生人争论,赢了100%,得到的还是个0,减去搭上的时间和浪费的呼吸,全是负值

专栏|从哈佛风波看美国的司法权

专栏|从哈佛风波看美国的司法权

2025年06月21日

只要司法作为最后的仲裁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美国的基本宪政架构便不至于遭受根本性的破坏

科学|莫尔斯密码:对电学一无所知的发明人

科学|莫尔斯密码:对电学一无所知的发明人

2025年06月21日

电报正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发明者们曾经作为揭幕者,为人类打开了信息时代

显影|把幼儿园改成养老院

显影|把幼儿园改成养老院

2025年06月20日

幼儿园生源锐减,人口老龄化加速,幼教从业者入局养老行业图破局

逝者|陈东征:带领深交所走出低谷

逝者|陈东征:带领深交所走出低谷

2025年06月14日

陈东征(1951—2025)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深圳证券交易所前理事长

专栏|逃走的蜗牛

专栏|逃走的蜗牛

2025年06月14日

或许我们就像这只小蜗牛一样,被大大小小温柔的秩序困住了,看似拥有选择权,却早已被规划好了未来

随笔|四十年还原一个破碎的故事:子弹库帛书部分返还中国

随笔|四十年还原一个破碎的故事:子弹库帛书部分返还中国

2025年06月14日

李零教授通过细致的追踪与考证,将这些散乱的片段重新拼接,《子弹库帛书》可视为一份抢救性的复原报告。英文版的面世,将为全球学界持续合作研究提供条件

显影|“二战”终结地的历史物证

显影|“二战”终结地的历史物证

2025年06月13日

日军在中国东北边境构筑的堡垒要塞,铭刻着侵略者的累累罪行

逝者|斯坦利·费希尔:凯恩斯主义集大成者

逝者|斯坦利·费希尔:凯恩斯主义集大成者

2025年06月07日

斯坦利·费希尔(1943—2025)美联储前副主席、以色列央行前行长

逝者|恩古吉·瓦·提安哥:东非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逝者|恩古吉·瓦·提安哥:东非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2025年06月07日

恩古吉·瓦·提安哥(1938—2025)肯尼亚作家

专栏|谁是AI时代的文盲

专栏|谁是AI时代的文盲

2025年06月07日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AI把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你最终成为哪一种人,不取决于AI或任何工具,而是取决于你自己

专栏|AI两难:既鼓励,又压抑

专栏|AI两难:既鼓励,又压抑

2025年06月07日

AI使用中的这种矛盾心态,说明在一个真正的新技术刚出现时,技术的使用方式与文化意义也处于发明与生成之中

阅读|受害者伸出和解之手

阅读|受害者伸出和解之手

2025年06月07日

假如我根据你的做法来回敬你,那样我就成了你的复制品,复制你人性的深渊和你的邪恶,在这条道路的前方就是——变成了你

显影|良渚没有硅谷:杭州小镇的AI狂欢、社群实验与00后创业潮

显影|良渚没有硅谷:杭州小镇的AI狂欢、社群实验与00后创业潮

2025年06月06日

AI狂欢、社群实验,未来硅谷还是远去的“精神圣地”?

逝者|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推动复兴当代德性伦理

逝者|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推动复兴当代德性伦理

2025年05月31日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1929—2025)哲学家、伦理学家

专栏|协议:婚前婚后的情感保障

专栏|协议:婚前婚后的情感保障

2025年05月31日

签署同居协议、婚前协议,以及重视婚前教育培训,能帮助新人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和幸福感

艺术|戛纳,真正属于电影的时刻

艺术|戛纳,真正属于电影的时刻

2025年05月31日

电影作为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的第七艺术,以水滴石穿的方式扎根在人类历史、文化脉搏中,并不会轻易死去

显影|“青年养老院”,诗与面包如何兼得?

显影|“青年养老院”,诗与面包如何兼得?

2025年05月30日

“青年养老院”的走红,折射的是年轻人对极简和低压力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充电”、养神,去去“班味”的日常需求

逝者|彼得·拉克斯:最后离开的“火星人”

逝者|彼得·拉克斯:最后离开的“火星人”

2025年05月24日

彼得·拉克斯(1926—2025),数学家、阿贝尔奖得主

专栏·暮年絮语|在养老院“不务正业”

专栏·暮年絮语|在养老院“不务正业”

2025年05月24日

到2024年,我写了100本书,三分之二都在退休以后出版;进养老院九年,平均每年两三本书,近5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