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企划]
尽管在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下,部分基本面数据有所下滑,但华夏幸福发展明显提速。
近日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华夏幸福(600340.SH) 新旧业务均取得较大突破,资产负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根据半年报,期内,华夏幸福营收达到373.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0.62亿元,净利润率16.2%。具体来看,其收入结构更趋均衡。受环京等主区域的地产项目交付结算滞后影响,房地产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但产业新城业务园区结算收入同比增长45.68%至198.44亿元。
其中,一个可喜变化是,华夏幸福环北京以外区域正在快速发展。这一区域营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8.5%提升至62.4%,获取土地面积占比也上升至77.3%。
回归经营业务逻辑后,华夏幸福持续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狠抓落实经营回款。期内,其回款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1个百分点至72.5%;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0个百分点至83.1%,呈持续下降趋势;在土地支付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加27亿元的情况下,整体经营性现金流量净流出额减少20亿元。
降费增效的效果也持续显现,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三年下降。销售费用率为1.6%,较上年同期下降 0.6 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主体信用评级也在同步提升。截至目前,华夏幸福被中诚信、大公国际、东方金诚等评级公司给予“AAA”主体信用评级。
今年上半年,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曾对外宣布新战略定位,即成为中国领先的核心都市圈不动产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平台。围绕这一战略,华夏幸福计划在都市圈发展产业新城和商业地产两大核心业务,持续构建新平台,并逐步在全国形成了“3+3+N”核心都市圈战略格局。
可以看到,在开启新战略的首个年份,华夏幸福突破上半年复杂经济局面,加速产业新城和商业地产的全国化布局。
华夏幸福以产业新城开发见长,在固安探索的产业新城PPP模式取得成功后,将模式异地复制,并取得了快速成效。最近两年,该项业务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收入结构得到改善,核心竞争力愈发明显,整体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房地产业务。
上半年,这一业务新增签约投资额624.6亿元,引入企业176家,平均新签约投资额同比增长10.7%。产业园区结算收入198.44亿元,同比增长45.7%。
异地复制成果为提升收入做出一定贡献。今年以来,环杭州、环南京和环郑州区域等区域陆续成为华夏幸福业绩的新增长极,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物流电商等产业集群已较成规模。
其中多个百亿产业大项目进展迅速。一期投资160亿元的泰嘉光电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开工,投资135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实现量产,计划总投资105.8亿元的亚瑟医药、总投资50亿元的协鑫集成等企业实现签约。产业项目发展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大厂影视众创空间获颁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在“新模式、新领域、新地域”战略引领下,华夏幸福在商业综合体、公共住房、康养、科学社区等领域的项目拓展、开发和操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上半年,华夏幸福加大投资力度,买地费用为241.52 亿元,至报告期末,存量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1273.94 万平方米。而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土地资源的重大突破。
报告期内,华夏幸福获取4个商办综合体项目,中标1个项目代建服务,锁定1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前期服务商,覆盖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东莞、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
在商办综合体方面,华夏幸福拿下包括南京主城区内近十年内规模最大的商办用地南京大校场、粤港澳湾区大型商办综合体广州白鹅潭、尝试打造高端资产定制项目的重要样本武汉中北路等项目。
其相关业务领域也正在全面铺开。中标了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代建服务项目,首次参与政府连片土地收储的威远岛土地整备综合服务项目;在科学社区方面,上海顶尖科学家社区项目也在迅速落子。
*本文刊发在财新市场企划版块,不代表《财新周刊》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