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企划]
撰文:中国平安 耿艺宸
ESG(环境 社会 治理)理念走向中国资本市场的主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下,给各类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市场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ESG元素如何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发挥作用、如何与现有金融风险全面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如何用ESG指导经营管理和资产配置?本文将以中国平安的ESG融合实践作为案例,探讨将ESG风险融入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如今,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中提到,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自然灾害频发、科技创新不强、资源环境约束等重大挑战,我国金融业市场结构、经济理念和服务方式与高质量发展尚不匹配,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和要求下,近年来备受瞩目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环境 社会 企业治理)理念是一种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风险管控能力和中长期发展潜力的综合标准,可以作为衡量资本市场高质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框架,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必要参考因素。
ESG风险的双刃剑,转型刻不容缓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显示,过去5年间,世界风险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气候风险成为主导的风险类别,洪涝灾害、森林大火、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事实在全球范围内十分普遍。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理和转型风险对于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已经十分清晰,极端天气会造成家庭以及企业资产物理损失,从而导致抵押品减值,引起信用风险,以及相关的保险风险等。同样,转型风险的影响会引起相关行业的市场波动,例如低碳转型,从而对于企业和宏观经济带来挑战,会引起运营、市场等风险。
相反,如果企业能够积极应对ESG风险,ESG也会为转型带来新的机遇。麦肯锡在《绿色化未来,改变工业能源使用方式的新技术》报告中称,企业可从低碳技术中获得6000亿美元的收入。全球气候和经济委员会发布的《开启21世纪包容性增长的故事》中指出,至2030年,低碳成长模式预计带来的经济收益高达26万亿美元。《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19》中提到,在权益市场中,ESG优选类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25%;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市场规模达到上万亿元,绿色信贷规模在2019年底也已达约10万亿元。
根据国际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新发布的报告,全球的央行与监管机构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共识,即环境和气候相关的风险或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大来源之一,对金融稳定构成系统性的威胁。近年来,英国、欧盟、新西兰、美联储都已鼓励或者强制金融机构进行气候风险的情景测试、资产风险量化及管理,以及TCFD框架下的信息披露。ESG也同样受到我国金融监管层的重点关注。早在2016年8月,七部委就联合发布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2020年开始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2020年10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在绿色金融立法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在十四五规划的100项任务中,也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循环发展、科技创新等具体任务。对金融机构来说,无论从当前全球风险类型演变的角度,还是从监管趋势和以资方为代表的利益相关方诉求来看,将ESG因素引入现有的风险管理过程都刻不容缓。
ESG融入金融机构全面风控体系
然而,我们也面临了两方面的挑战。首先,ESG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理念,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上,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需要协同社会各界的力量进一步探索。其次,相较于传统风险,新增的ESG风险一般影响周期较长,超出机构短中期战略规划范围,从而给风险识别和管理增加了挑战。
在ESG涵盖的风险范围中,大部分并非新增风险,主要需在现有金融风险全面管理体系中进行融合(以下分类基于平安集团风险管理实践)。
在资产质量方面,除了环保违规等直接因素,由于政府和监管更加关注如碳排放、公司治理等ESG相关议题,出台更严格的政策或规定,因此部分行业或公司存在资产减值风险;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近年来,极端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社会变化带来的ESG风险日益突出,这一方面会导致基于历史经验与预期的保险假设与现实情况背离的的风险加大,可能造成保险赔付率上升,增大流动性风险;
在信息安全方面,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加快,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甚至AI伦理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在合规风险方面,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加强,洗钱、税务不合规、不负责任的产品设计和推广、垄断与不公平交易、员工权益被侵犯、知识产权侵犯等ESG相关议题,都将面临更严格的合规风险。
中国平安案例
中国平安作为金融+科技的综合金融机构,在ESG融合实践中率先做出尝试,已经把ESG的核心理论和标准与集团原有的“251”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度融合,对原风险管理体系根据ESG理念进行了风险补充和加强控制(“2”-集团和专业子公司双重管控、“5”-ESG风险与原五大类风险融合、“1”-统一的ESG制度体系和AI管理平台)。
例如,在应对资产质量风险方面,平安将ESG与集团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制定了《平安集团责任投资政策》,明确了“ESG纳入法”、“积极股东法”、“主题投资”、“审慎原则”、“信息透明”五大原则,专业公司根据自身资产属性和投资流程,分别制定各自的责任投资手册,使ESG理念不仅仅是一纸空文,可以直接指导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此外,为了实现集团ESG资产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平安内部建立了统一的ESG评估标准,并用AI实现了工具的智能化,为ESG风控、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管理的整合应用提供智慧化工具和数据支持。
在信息安全方面,集团不断完善补充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制度执行细则,并成立了集团AI治理框架,不断优化AI治理体系。在合规风险方面,平安重新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集团政策和制度,包括商业伦理守则、责任产品守则、可持续供应链政策、绿色运营制度等,以加强对于相关风险的管控。
方兴未艾的ESG正为资本市场架设一条全新赛道,金融机构应加强投资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对ESG风险的审视,并在现有风险管理体系和各部门职能中加以融合。同时,企业亦应该提升ESG领域新机遇的识别能力,用ESG的原理指导资产配置,最终将ESG因素全面融入机构的组织战略及投资实践。
参考文献:
【1】郭树清《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2】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
【3】麦肯锡公司《绿色化未来,改变工业能源使用方式的新技术》
【4】全球气候和经济委员会《开启21世纪包容性增长的故事》
【5】中国责任投资论坛《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19》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7】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
【8】平安集团可持续发展官网、平安集团2019年年报等内部公开资料
*本文刊发在财新市场企划版块,不代表《财新周刊》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