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津涛
媒体人
说起“人力车”,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因为它们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不同地方的人对其有不同称呼,如北京叫“洋车”,广州叫“车仔”,重庆、上海叫“黄包车”。拉人力车的人被称为人力车夫。近代史学者王印焕对人力车夫问题有过研究,据她估算,“民国时期全国的人力车夫数至少不会低于50万。”他们在各地都是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美国学者史谦德(David Strand)使用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写下《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他以人力车夫为切入点,展示了上世纪初期北京各社会群体的复杂博弈。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北京迈进了现代社会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