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谈论“美国世纪”与“中国世纪”有害无益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5年第28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7月20日
要实现21世纪合作共赢的目标,就不应该缠住“谁的世纪”“谁的什么”这样的争论不放,否则会陷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或者“囚徒陷阱”之类的困境

  文|何亚非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中美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强国后,世界舆论关于“中国世纪”与“美国世纪”的讨论热潮就没有消退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2015年初在《中国世纪》一文中说,按照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4年超过美国,2015年是世界进入“中国世纪”元年。“中国世纪”果真替代“美国世纪”了吗?这个问题涉及我们对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判断,需要细细分析,不能被“忽悠”上当。 首先看“美国世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一书中说,虽然美GDP占全球比例大幅滑落,这只是世界回归正常,即所谓“其他国家的崛起”(Rise Of The Rest)缩小了它们与美国的差距,并不代表美国的绝对衰落。认同这一观点的专家学者占大多数。我们不妨从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美国本身的竞争力和对外战略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