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新浪转发

拜耳处方药:聚焦肿瘤等关键领域,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3年第13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4月03日

  [市场企划]

  伴随全球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跨国药企在关键领域加速发力。近期,在拜耳处方药2023年全球媒体日上,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总裁Stefan Oelrich透露,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未来拜耳的研发将重点关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学、罕见病以及免疫学等领域,并将持续加深与中国创新药企的合作。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更快地为患者提供新药,并促进我们在重点领域的可持续增长。”Stefan Oelrich介绍。

 

  近年来,拜耳不断推进处方药转型,并在今年初将其产品组合中主要增长驱动的综合销售峰值的预测提高至超过120亿欧元。此外,拜耳还在细胞和基因治疗、影像诊断等领域加大投入,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加快医疗解决方案创新,惠及全球患者。

肿瘤业务显著增长,未来聚焦五大关键领域

  肿瘤是全球药企的“必争之地”,拜耳在处方药业务转型中目标明确——成为肿瘤领域的领先者。

  在2023年的全球媒体日上,拜耳则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过去五年,拜耳的肿瘤治疗产品组合业务增长了一倍。

  其中,拜耳研发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诺倍戈®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目前,该药物已在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伴随适应症的扩展和可及性的提升,拜耳预计,诺倍戈®的峰值销售额可超30亿欧元。

  在拜耳的在研产品管线中,肿瘤相关药物也占据了近三分之一。Stefan Oelrich介绍,这些在研药物主要涵盖三个科学领域,分别是靶向放射性药物(特别是靶向α疗法)、新一代免疫肿瘤学和精准分子肿瘤学疗法。

  为进一步推动肿瘤药物研发创新,拜耳耗资1.4亿美元在美国成立研究与创新中心,作为未来肿瘤研发工作的主要承载地。此外,拜耳还收购了优质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Vividion Therapeutics,扩充肿瘤研发管线。

  在具备传统优势的心血管疾病领域,拜耳也持续发力。

  已上市产品中,可申达®是拜耳中短期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这是一种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主要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目前,拜耳还在进行该药物用于心衰、高血压和肾脏炎症以及儿童慢性肾病和蛋白尿的III期临床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肿瘤、心血管疾病领域,拜耳还通过投资、收购和外部合作等形式,加速在神经病学、罕见病以及免疫学三大领域的业务进展。

  此前,拜耳分别收购了细胞和基因疗法企业BlueRock和AskBio。其中,前者目前正在开发的主要产品是一款帕金森氏症治疗药物,在研产品还覆盖神经病学、免疫学、心血管和眼科等领域疾病;AskBio是行业前沿的基因治疗平台,除心血管领域外,在研项目还覆盖帕金森氏症,以及庞贝病、亨廷顿舞蹈症和多系统萎缩症等罕见疾病。

  “细胞和基因疗法是我们最关注、最令我们感到兴奋的发展领域,能给我们真正带来医疗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虽然这个领域目前还处于研究早期阶段,产品选择有限,但未来20年内会有很多新产品不断上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Stefan Oelrich表示。

高度重视中国市场,推动与中国创新药企深入合作

  拜耳是率先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可追溯至140年前。2009年至今,拜耳在中国上市了超过18款新药和32个新适应症,除肿瘤、心血管疾病外,在糖尿病、眼科、女性健康和罕见病等领域也有多个药品在中国市场应用广泛。

  “中国市场对拜耳来说极具吸引力。”Stefan Oelrich表示。

  他介绍,一方面,中国是最大的处方药市场之一,中国患者对创新药物有着较高需求;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多项加速创新药物研发、审批和上市的积极政策,不仅提高了中国患者的可及性,也改善了中国医药创新环境,与此同时,中国医药基础研究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拜耳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作为一家具有传统优势的跨国企业,我们一直主动向希望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提出合作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这是拜耳的独特优势,让我们有能力成为中国企业的优秀合作伙伴。”Stefan Oelrich介绍,除了在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等全球舞台寻找潜在中国合作伙伴,拜耳也正在中国国内探索更多与本地创新药企的合作机会。

  *本文刊发在财新市场企划版块,不代表《财新周刊》编辑部观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