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刘冉
最近一个多月,在某家互联网巨头北京分公司工作的罗女士,已经见到三四家银行主动到其公司上门办理消费贷利率打折团购业务,每家银行提供的贷款年化利率都在3.8%以下,最低的只有2.8%,授信额度在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还款方式都是先息后本、按月付息、三年到期一次归还本金,随借随还。
罗女士连续申请了三家银行的消费贷额度,获得授信后,共拿到100多万元贷款,再加上其家人如法炮制,很快将年化利率4.89%的200万元按揭贷款全部换成了利率更低的个人消费贷。
类似的消费贷产品有宁波银行的“白领通”、民生银行的“民易贷”、浦发银行的“浦闪贷”、招商银行的“闪电贷”等;银行通过发放利率优惠券、打折券、团购办理折上折等营销方式,可以做到实际年化利率低至3.5%以下,甚至不到3%。不过银行客户经理再三强调:“并不是每位客户都可享受到这么低的利率,是因为您的工作单位在我行白名单上,且您的工资流水和缴税记录达标了。”